朋友一脸好奇地问我:“你怎么整天都笑盈盈的,好似快乐一直围绕着你。难道你就没遇到过难事、烦心事吗?究竟是怎么做到如此快乐的?”
我陷入了沉思,随后报以微笑,缓缓说道:“你不妨问问自己的初心。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又何在?难道不是为了追寻快乐,难道是自寻苦恼吗?倘若你将快乐作为目标,那么一切不快乐的事情自然有解决之法。”
朋友一脸疑惑,眼神中满是不解,心里想必在嘀咕:快乐真有这么简单?为何我就快乐不起来呢?
是啊,快乐并非易事,尤其是那些整日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快乐似乎成了一种奢望。我看着他迷茫的目光,赶忙举了个例子:“当你背负的压力过重时,不妨让自己轻松一些。今天完成不了的工作,就留到明天,别总想着加班加点赶进度,毕竟工作是做不完的。累了就休息,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高效地投入后续工作。而且,要量力而行,就像挑担子,只能挑一百斤,就别逞强挑一百二十斤,别让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自己。”
我接着说:“你瞧,这世上有许多平凡的普通人,工作不算突出,生活也不富裕,但他们却能过得快乐,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困扰他们。你想想,这是为何?而你工作不差,生活也过得去,身体健健康康、无病无灾,有什么可忧郁的呢?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行。”
朋友似乎有所领悟,但我知道,若他不真正悟出生活的道理,参透快乐的真谛,依旧难以快乐起来。即便今天的烦恼过去了,明天又会有新的事情让他陷入不快乐。
其实,我也曾与快乐绝缘。以前,对待工作,我总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要把工作做好,还想做到更好,甚至渴望超越所有人。为此,我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了解情况、提升能力,却忽略了享受阳光、放松身心、培养感情。久而久之,积劳成疾,生病后自然更与快乐无缘。
那么,是什么让我发生了改变,开始以快乐为根本目标呢?
其一,是健康的警示。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是“幸福的第一要素”,它与精神快乐相互依存,“没了健康就没了精神快乐”。一场疾病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快乐的基石。一个病恹恹的人,快乐是受限的,病痛缠身时又何来快乐可言?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成功人士,大多都拥有健康的体魄,热爱运动。钟南山院士是篮球健将,年过八旬还能畅游泳池。
其二,源于内心的领悟。我时常反思,为何要活得如此疲惫?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如梦初醒,发现自己遗忘了“快乐”这个至关重要的词。平日里,我只知道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如何把事情做好,却从未问过自己为何要做。人生在世,会历经诸多苦难,要走过漫长的道路,做无数的事情,但归根结底,无论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快乐,这便是我们的初心,是我们出发的缘由。曾经有位文友问我为何要加入某个群体,我直言是为了快乐,并表示若在其中无法获得快乐,我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毕竟我不想自讨苦吃。
工作亦是如此。若工作得不开心,就尝试换个环境;若无法改变环境,那就调整心态,别太在意结果。有个人曾对我说,他心软,下不了手,导致工作量化指标难以完成。我听后问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告诉他应该是快乐,而要获得快乐,就得改变思维方式。当然,绝不能违反规矩,把工作当成一场游戏。
有些事情,该干的还得干,不能因为要快乐而拒绝职责与义务,这样得来的快乐是不快乐的,也不是心安理得的,也会被人瞧不起或被集体拒绝。同时,人应该有慈悲心,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快乐,是不道德的,也会受到世人遣责和唾弃的。也就是说,以愉悦的心情接受工作任务,尽力而为,这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认知。继而推及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外,要学会知足常乐,别总喊着不切实际的口号,盲目给自己打鸡血。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自寻烦恼。就像古人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找到能让自己快乐的寄托。
最重要的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言论,自己的快乐自己主宰。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法规,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如果你喜欢平静的生活,那就安安静静地做自己,不必在意外人的看法。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快乐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我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你的选择,你的心甘情愿,就是你的快乐源泉。比赛成功时的喜悦是快乐,孝顺父母时的温暖是快乐,培养好孩子时的欣慰也是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快乐之路,任重道远,真正的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快乐,让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