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宁波的头像

符宁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3
分享

一夜入冬记

才十来天,三十九度的高温就降到了十度以下,湖南的天气也太不靠谱了吧,但这确实是实事,没有夸张。

朋友杨先生念叨着,又摇了摇头,有些无奈,但又必须要接受现实,该穿的衣服还得穿啊。

王先生倒是穿了毛线衣,但裤子没有换,还是单薄的夏裤,冻得直跺脚。小文还好,听了夫人的话,通通换成了初冬的装备。我呢,出门的时候,想加一件上衣的,又突然觉得能够挺得住,正在这里挥舞着双臂,以增强体温,幸好因为下身怕冷,换了带绒的冬裤,不止于受到双向攻击,勉为其难吧。

以前的天气可不是这样的,即便是秋天再短,也有近两个月舒爽的日子可以登高望远,可以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游山玩水,乐乎于山水之间。哎,今年的秋游还想都没有想要去哪里,就被这扑面而来的寒风吹了回去,估计也是无疾而终了吧。

坐在去施工现场的车上,开窗还有些冷,杨先生跟开车的小李说了几次,小李连忙把车窗关上。可怜的是树上的枯叶,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在寒风中摇头晃脑、摇摇欲坠,不一会儿地上便铺满了一层。乡下的农田,还有一些稻谷没有收割,有些田里的稻杆伏倒了一片,估计也是不好收割了。

我们去明洞的施工现场,在这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上,望着绿水长流的小溪,有名的东安鸭似乎也感觉到了溪水的刺激,并不是那么的活跃,有些也爬上了岸边,甚至走到了公路上,害得司机小李不停地刹车停车。我在一旁开玩笑,拿诗仙的“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做比,也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山里缺少阳光,比其它地方要冷得多,我们在上到半山腰的线路旁,隧道里飘出来的风更像雾,带了一股水汽,外衣很快便潮湿了。预备不足,牙齿也慢慢发颤,喉咙里出来的文字也有一点点嘶哑,鼻涕水也不由分说地流了出来。可是后悔也没有用,只能希望早一点下山,然后买点药吃。多年以来,我一旦发现苗头不对,有感冒迹象,也会立马吃药,或者是冲剂,家里也常备了些板蓝根之类的药。

工作地远离家,就会带来诸多的不便。季节变换时常如此,突然之间的降温令人骤不及防,受伤也难免,但是也不能总埋怨别人吧。只是我的确没有想到降温幅度这么大,这么快,所幸,这项施工已接近尾声,主体工程完工之后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风险,我们很快就完工,然后下山,坐车离开。杨先生看我状况不佳,一上车就交待司机开空调,如此又复了原,并没有朝坏的方向发展。

回到家,发现妻子已经用上了电烤桌。我说你是不是有些夸张,她不慌不忙地反问,你没有看到街上已经有人穿棉袄了吗?烤火又算得了什么。我的声音有些嘶哑,她也似乎发现了,又赶快要我吃药、加衣、泡热水脚,于是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只能看老天爷关不关照了。

寒从脚下生,头部也需要防护。我一般不会太注重穿什么,也不怕别人笑话,只要自己感觉到了冷,不管三七二十一,能穿尽穿,能戴即戴,以保暖为原则,只要温度,不要风度。

我从衣柜里翻出了帽子、袜子和手套,也找到了护膝,用得上的都用了,用不上的也随身携带。至于吃什么,暖胃的羊肉火锅,也让妻子尽快安排上,刻不容缓吧。

总之,我看到了热气腾腾的烟火,也准备了暖融融的心情,应该足以应对这反复无常的秋冬。夫人也习以为常,她知道我怕冷,知道我特别重视过冬的每一个细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