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符宁波的头像

符宁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10/30
分享

说文解字:变

“变”为会意兼形声字,指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更改。古籍中,“变”广泛用于自然与社会领域,如:《周易》的“乾道变化”,表述天道规律;《尚书》的“世变风移”,指风俗演进。‌‌

另外,从外形上来看,变的上部分为“亦”、下部分为“又”,而“亦和又”都有重复的意思,意味着变是不停止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变的,也可以理解为稳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是永远都会变的。

“变”在哲学中,被视为宇宙基本规律,如《易传》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主张以灵活方式适应环境,探索新价值;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思想,强调珍惜当下。‌‌变,在哲学上还有量变与质变、运动和静止等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大处讲,我们应该要认识变化,抓住变化,最终发生改变,更加适应时代需要。从小处讲,每一个人都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会,成就美好,而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因循守旧,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自古以来,每一次朝代更替,每一个文明进步,都是变的结果,是变的思想的运用,也是无数人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结果。如商鞅变法、魏武帝胡服骑射等变革,都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等实践,也取得了成绩。近代最伟大的改革之一,应该有改革开放,自此,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了富起来,又最终强了起来,如今又面临世界百年之大变局,更应该抓住机会,在大变中求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诗词中的变有很多,我们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变的好坏。 “小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怅辽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实,好,不可能永远好,好到一定程度,也许会物极必反,而坏,也不可能永远坏,坏到一定程度,也会否极泰来。一个人有天份,又努力,还有贵人相助,时势也顺利,就可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但是时移世易,若是某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变,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变是绝对,不变是相对,人生路上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只有一次变化,所以要抓住有利时机,在变化中成长。有些事情也是如此,变则通,不变则废,这既是朝有利方面变的要求,也是朝不利方向变化的要求,意思是说,不管有利和没利,因变而变是必然的选择,而不变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中国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变革,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近百年的屈辱,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变革的重要性。

要适应变化,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决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而变化,才有出路。如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变了,要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和水平,不能够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也不能旧瓶装新酒,一成不变是绝对不行的,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一个国家面临国际与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把握大势,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就会被抛下,甚至受到一些势力的欺压与奴役。

变的应用,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和事物,也不仅仅是某一时段和地域,不局限于工作与生活,同时还应该从变与不变中把握发展方向,寻找和窥见规律,从而形成应对之策,迅速扭转局面或局势。曾经的游击战术,也体现了变,是变在军事上的应用,四渡赤水之变,则是出神入化的高超艺术。当然,有的时候,更需要沉着冷静,稳如泰山,以不变迎万变。我们不能拒变,也不能惧变,有些变化是可控,尤其是初期的变化,大多是量的变化,如果措施得当,或许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要认清变的本质,分清好坏利弊。一般情况下,有的变是机会,有的变是风险,那么,如果是机会,就要给予助力,大力推动和加速变化,若如果是风险隐患,就要阻碍其变化,不可因小失大,不能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单说“变化点就是风险点”,其实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有时候,变好和变坏就在一念之间,贪心的人可能会滑入万丈深渊,愚蠢的人可能会上当受骗,在利益面前,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

通过变的解析,关键是要有益,而要正确看待变,要认真区分变,对所有人来讲,并不一定能做得到。人应该加强学习,牢记初心,看清变的本质,不为变所害,也应该紧紧围绕思想之变和行动之变而展开。就如同天气凉了,要想到加衣服和真的加衣服,如下雨了,要想到打雨伞和真的打雨伞,只想不做亦是枉然。

变应该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变也不是很难,习惯了就好。你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也有变的哲理。我们做人和做事情要懂得变通,例如做某件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换一种方法再做,要懂得变通;再例如与人相处,这个人处不好,就远离他,换一个合得来的处;总而言之,遇水架桥,遇山打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事懂变通,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得住的。

 变,变通,由变而通,但无需变时也未必一定要去改变什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