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我游览了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首的厦门鼓浪屿。鼓浪屿位于厦门湾东北处,静静地坐落于大海之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厦门岛隔海相望。
全岛面积1.88平方公里,岛上多山、海礁嶙峋、峰岩跌宕,海岸线婉延曲折,自然风光旖旎;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所在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有着诉说不完的往昔故事,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神秘。
上岛的头天晚上,我和先生入住在内厝澳码头附近的旅馆,差不多是第一批登岛的游客。鼓浪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一进岛顿感温暖湿润,光照优越。随处可见的大榕树,枝叶茂盛,远远的看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枝干上,垂着无数的气生根,弯弯曲曲,如一帘帘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树树的老榕树,仿佛给鼓浪屿增添了一份岁月的沧桑和厚重感。从这个码头上岛有很多旅游线路可选,我们丢下街心公园等景点直奔日光岩、菽庄花园。到了这儿基本上是到了鼓浪屿的核心景点。
日光岩,海拔92.7米,是鼓浪屿最高峰。这是一处收取门票的景点,50一张,对65岁以上的政策免票,我和先生在这之列,凭身份证即可入内。入了寨门,拾阶而上,便到了日光岩寺,进去点了柱香,祝国泰民安,愿身体健康。对沿途的奇石、洞壑、山寨、高台、等胜景,我们没有太多停留,只稍稍闪拍几张就继续向前攀爬。四月份的鼓浪屿三角梅盛开,一些巨石,摩崖石刻就隐秘在葱茏的树木和烂漫的三角梅中,那些红色的题刻,虽历经时光却字迹清晰可辨,众多诗句描绘着日光岩的壮美,海风、波涛、尽显文人情怀和风雅。在龙头山寨,就是郑成功在此屯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有一帧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对民族英雄郑成功题诗。实际上,在踏入山门,从天风阁起,就走进日光岩的前世今生。
登上日光岩,天风海韵扑面而来,迫不及待的远眺,但也得以次排队上
岩顶上那个不大的圆形的观景台。当我站在上面,扶栏360度俯瞰四周,厦门市、鼓浪屿全貌尽收眼底,十分壮观。整个岛屿连接着的大海及大旦、二旦诸岛,顿感天地之间的广阔无垠。日光岩,是鼓浪屿上最早迎来第一束阳光的地方,先生说这里的景色胜过他十年前去过的日本日光山,我虽没有去过日本,但我相信先生说的话。因为,眼前的这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依凌空耸立,浑然天成,无以比拟的雄伟壮观。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追寻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一代宗师弘一法师的人生印迹,可以品味摩崖石刻的文化内涵和日光岩的百年光阴。这不就是最美的胜景吗?
菽庄花园就在日光岩海滨浴场边上,面向大海。来到这里,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找景,而是随意漫游。最早,这里是一座私人别墅,上世纪50年代园主的亲人献给国家辟为公园。园内,满径鲜花和尽显闽南风情的高大棕榈树,如一条无形的丝带,栓住来来往往人群的视线。这边,美人蕉娇艳欲滴如同美人出浴,引来无数游客争相合影留念。徐俆海风送来咸涩的味道,道旁的老榕树似一位长者正捋着自己长长的胡须……
沿着一段浓荫遮蔽的石板路,便到了
半陆半水的壬秋阁,廊轩上坐有很多游客,我和先生也找了一小块空地,一边小憩,一边欣赏阁前一湾碧水。从壬秋阁走向曲桥,便到了菽庄花园最美看点的四十四桥。横卧在海上的四十四桥,凌波卧海,栏似曲廊。桥下设有闸门,引海水入园形成了内湖,造就了园中有海,海中有园的最别致景观。宛如游龙的四十四桥,寻常时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亲昵地缠绕着顽皮的浪尖;可当一阵风来,奔腾的海浪越过桥墩扑向岸边礁石,低沉雄浑的涛声,霎时与随之叩响的园中林木,竹帘的叮咚音,奏响了一场大自然与园林的深情和鸣。
桥上建有很多亭台,式样各一,精巧雅致。正方的千波亭,折扇形的小凉亭,菱形的真率亭,亦爱吾庐又是长方形的,还有渡月亭……无不因地制宜,独具匠心。琉璃翠瓦的真率亭是这里的一个亮点,而呈半月形的渡月亭也亳不逊色,东西开窗,南北走向,迎风待月,花影移墙,形成一幅“月是故乡明"的框景。楹联曰:“长桥支海三千丈,明月浮空十二栏。"不就是在告诉游人,在明月之夜,那洒满天际银辉的海,不仅迷人,更能让你怅望时间的流失和人间的离合,唤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在渡月亭尽情的听风望海后,便转去了寂庄花园听轩涛。
20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