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涧笙的头像

郭涧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9
分享

《同学》

作为一个自然人,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起初时都是一样的步伐:呱呱坠地、嘤嘤学语,进入校园,十年寒窗……但到了社会,一只羊一条道,走着走着,就走成各自的风景。无论成为社会何种角色,同学,共同的经历,相同的年龄,一张白纸上最初留下的情谊,却在人一生中称为生命的陪护,情感的归结。

                          

                                                          老  宽

老宽不是他的真名,是他的外号;老宽是他外号的简称,他的外号全称是“宽银幕”。外号的缘由大概是他有个谢了顶的大脑袋,“老宽”对他而言,最形象最贴切,大家就都叫他“老宽”。不认识或初次相识的人或许以为他姓宽,“老宽”叫的多了,连下辈的孩子们也称他为“老宽伯伯”。

外号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一般不给别人起外号的人,自己也很少有外号。我们这一把子同学中,老宽最爱给别人起外号,所以大家都叫他外号。有外号的人是一个群体中最有特点的人,老宽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中,笑料最多的人,大家一致承认:没有老宽不热闹!因此,无论有什么事情,都要叫上老宽的。

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开始叫老宽,他并不认可,但叫的时间长了,他还出声答应了。老宽在街上开一个镶牙的铺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高中毕业后,老宽没有考上大学,就学镶牙,出师后自己开了铺子,一直干下来,取得了从医资格证,也就成了大家公认的牙医。同学们步入社会后,一般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上班的跟上班的来往,不上班的跟不上班的交往,尽管搞过“同学聚会”之类的活动,但来往的还是原来几个常来往的,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老宽却是一个例外,他是我们这些工薪同学圈子中,唯一一个经常在一起厮混又没有公职的人。

可能是他开铺子在街上比较方便,但更多的是因他的性格中和、为人处事喜仗义的原因。大家没事干的时候,都愿意上牙铺坐坐。不管顾客多与少,不管他干活忙不忙,老宽总是喜滋滋、笑眯眯的。镶牙的活很苦很累,一年四季每天都是从早上忙到深夜。人常说干甚得伤甚哩,老宽从二十几岁干到四十几岁,头发都熬得快落完了,不能说不伤这份工作。常说再干两年就不干了,可还是一年接着一年干了下来。老宽天性爱热闹爱玩,年轻时忙中偷闲玩,有时就耽误了活计,他媳妇常说他。现在年龄大了,收了徒弟,媳妇也理解他,不敢让他干得太累,政策放宽允许他玩玩。但他还有三个念书的孩子和老父老母要养活,肩上的担子不轻,因此,让他玩他也不敢耽误了活计。

即便如此,老宽仍是少不了玩的心。铺子里经常撑着玩的摊子,准备有烟、酒、茶,买的是整包的新扑克,从来不怕麻烦。即便他不玩,干着活也想让大家在边上玩,他边干活边“掰豁子(在旁边看)”。看看这家,看看那家。由于同学从小到大,大家相互交流还保持着小时候骂人的习惯,但这更显亲切。老宽看见别人出牌犹豫不决,忍不住说一句:“还吓得尿到裤裆里呢!”看见别人牌不好抢当地主,又骂:“抢死啦,尽耽误买卖!”看到别人输了,就骂:“昨天晚上总没干好事!”看东家说西家,大家都骂他是“三号毛咀神!”。斗着、骂着,热热闹闹。有时大家都有事忙没来,他就耐不住了,给众人打电话召唤。同学们在一起玩牌斗地主,块儿八毛的输赢,就是图个高兴,谁赢了谁管饭。老宽家里,经常是烟头遍地,烟雾缭绕,老宽两口子却从无怨言。

老宽为人处事从不斤斤计较,爱喝一口酒,不管谁管饭,都要喝点儿酒。而他自己玩牌输与赢也从不多说一句,有时赢上二十几块钱,就管二百多块钱的饭。别人管饭没有了酒钱,他还倒贴。对镶牙的顾客,他更是仗仗义义,收费从来很低廉,拔个牙看个小病从不收钱。七八十岁的老婆老汉,老宽着了急还大声训斥,但就奇怪,那些老婆老汉不但不恼,还陪着笑巴结讨好,为什么?因为他们没听老宽的话,镶牙后没按注意事项做,或者图便宜选了价钱少的材料,结果不合适又来求老宽。老宽训斥归训斥,完了又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返了工。满大街好几所牙医铺子,就数老宽生意最火!

老宽性格开朗豁达,没有什么地位,却人缘极好。她母亲生病,同学们租车远赴太原医院探望;在家里养病的日子里,老宽倍受熬煎,大家也同儿子一般,经常去探望帮忙,替老宽消愁解闷。直到老夫人去世,同学们跑前跑后帮忙,一字排开送了一排鲜花花圈。社会上人议论,老宽交了一把子好同学!

老宽,宽宏大量的老宽;老宽,勤劳朴实的老宽;老宽,快快活活、一生平安的老宽!

                                      爱说话的朋友

 我有个同学M G,一起上学,一起参加工作,还在一个单位。这个同学有个外号名叫“全球通”。意思是什么都知道。

这位同学能说话且爱说话,常常滔滔不绝,讲起话来无人能敌。说笑话,他最黄;说故事,他最像;消息,他最灵通;关系,他最广阔;好去处,他都去过;坏主意,他都打过。世界上任何话题他都接得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学问,就在于不让外人听出他没有学问。至于内行人,世界上能有多少内行人呢?所以他的马脚在许多客厅和餐厅里跑来跑去,并不怎么露眼。餐桌上有了他,一定宾主尽欢,大家喝进去的美酒还不如听进去的美言那么“沁人心脾”。会议上有了他,再空洞的会议也显得主题正确,内容充沛,没有白开。MG长期在基层工作,农村工作那是一个行家里手,难工作硬任务总是他当先锋,但多少年一直担任乡镇副职而不得提升,大家都为他叫屈。可真正了解他就知道问题所在。满嘴跑舌头就是他最大的一个缺陷,他讲起话来不由他,该讲的不该讲的一咕噜都脱出来,脑子里讲话的神经容易兴奋。社会上鸡毛蒜皮之事,往往引爆口舌之战,使事情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新任领导刚来觉得他是个人才,可用着用着就不敢用了。

才思敏捷,会说话的人往往思维快捷,记忆力发达,知识面较广。但“人之患患在好为人师”,不要以为你辩才好,像个师爷。看在什么情况,什么场合。跟从领导下乡,你不明白领导用意的情况下,胡乱发表意见;或者领导在场,你的话语太多,成了关注中心,那你的才就用得不是地方。从事行政工作,“能言善辩”不容易,“能不言”也不容易。有自知之明,当讲则讲,不当讲不讲,极为难得。英国人讲“如果需要你的意见,我们会询问阁下”,意思是,人家没问,就不用开口,借出耳朵即可,不予置评。男儿膝下与口角,都应有黄金。

好事变坏事,坏事变 好事。同学MG仕途不如意,是口舌惹祸,却也因如簧之舌,在县城旧城改造中,成就几桩开发事项,小有名气,被几个开发公司聘为谈判顾问。城市房产开发那是一个时期极好的投资领域,现在,M G同学房有几套,开的好车,钱自然够花,也活得美美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