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属于那种乐天派的人,到了哪里,还没看到人,就能听见他说话的大嗓门和笑声。可最近,这爱说爱笑的人,却遇上了犯愁的事儿。儿子中考,成绩不佳,连本市的重点中学都进不了。
现在,各家各户都是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不管自己在社会上混的怎么样,把孩子培养好,就是自己后半生的依托。然而,现在社会竞争又是那么的激烈,特别是中考,因为考生数量多,而市内重点中学又只有那么几家,因此一点都不亚于高考的难度。
小游三十余岁,在小城里还算得上是事业有成的类型。年纪轻轻就是局里的股长,业务骨干。收入和地位都让别人羡慕。可人不可能事事如意,儿子上学的事,闹的他吃不好睡不着。一方面他也有为人之父的共同心理,另一方面落不起堂堂股长孩子上了普通学校的名声。绞尽脑汁他是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儿子上所好的学校。
当今的社会,好就好在有多元化的选择。正当小游着慌得时候,从一个渠道传来信息,省城一所民办中学正在招生。这是一所在全省都有名气的民办中学,正常情况小游也不敢考虑上这所学校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上这所学校差之甚远,但现在别无选择,只有这条路可走,他决定硬着头皮试一试。他给现在省城一家报社当社长的自己上大学时的同学打了电话,说了自己的苦衷,希望他找个关系帮自己孩子上学。
社长同学一口答应了,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他和学校校长是绝对关系,让孩子先参加考试,到时他会出面帮忙的。
有了这一根救命稻草,小游抓紧让孩子复习,并按时参加了考试。
也是赶上了机遇,这年正好是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形成生育低谷的那一批学生,生源相比往年少是一个原因;这所名校往年录取分数高,今年报取志愿的学生少,也是一个原因。小游孩子连市里重点中学都考不进,因为有朋友帮忙这个底,却被省里的名校顺利录取了。小游认为是社长同学在后面操作此事,心里很感激同学相助。
生活中有一种“绿灯原理”,开车的司机体会最深,那就是运气好时过一个十字路口碰上绿灯,下面的路口都是一路绿灯。小游就是“绿灯原理”的受益着,孩子进了省里的名校,再也不敢贪玩,动力大增,几年发奋努力,成绩连年名利前茅,应届高考就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争气,小游脸上更添了光彩,走到哪里更是笑声朗朗。某日在省城又遇到那位社长同学,在酒桌叙旧情说起了这件事,对朋友的帮忙感恩戴德。同学却告诉他一个惊天的秘密:他和那所民办学校校长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天他正好喝了酒,说了大话,事后酒醒,曾为此忐忑不安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再往后,没接到同学电话,他也就将此事撂在了脑后。
听完这话,小游惊得瞪大眼睛半天回不过神,感觉好像从五楼掉在地下却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