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学敏的头像

吴学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30
分享

金色的童年


暮色如墨,悄然漫过窗棂,记忆的闸门随之缓缓开启,那来自时光深处的细碎童谣声,便如潺潺清泉,流淌在心间。生于 1979 年的我,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与伙伴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编织出了一幅幅璀璨夺目的童年图景,那些绽放在街巷、河畔的欢声笑语,至今仍在时光长河中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胡同,是童年最温暖的摇篮,那里总回荡着 “鸡毛翎,猴马城” 的稚嫩歌谣。我们手挽着手,筑成一座充满童趣的 “马城”。对面单腿蹦跳的男孩,像一只倔强的小鹿,红扑扑的脸蛋上沁满汗珠,一次次奋力撞向我们的防线。当他故意踉跄倒地,那夸张的动作总能惹得大家捧腹大笑;而我们偶尔默契松手,让他误以为冲破了 “城池”,这份狡黠的互动,藏着孩童最纯粹的善意与欢乐。“编!编!编花篮” 的旋律响起时,我们将腿挽成奇妙的结,在单脚跳跃中感受彼此的温度。谁若因体力不支倾倒,挽在一起的腿瞬间散开,惊呼声与笑声便在巷弄里炸开,惊飞了墙头晒太阳的麻雀,也为寂静的胡同增添了无限生机。

跳皮筋的午后,是属于英雄的时刻。我们化身《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 的童谣随着跳跃的节奏起伏。两根皮筋在阳光下拉出银亮的弧线,我们在绳间辗转腾挪,仿佛真的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每一次灵巧的跨越,都是对勇敢与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心中英雄梦的追逐。

我家那台黑白电视机,承载着整条胡同的欢乐与期待,曾是胡同里的焦点。当《希瑞》的主题曲响起,二十几个孩子便会挤在狭小的堂屋,眼睛映着屏幕里跳动的光影。“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这句台词成了我们的接头暗号,每当相遇,总要摆出英勇的姿势喊出这句口号,仿佛真能从虚空里攫取无穷的力量。电视机前的集体守候,不仅是对动画的痴迷,更是邻里温情的具象化,那些挤在一起的肩膀,让清贫的日子有了沉甸甸的温度,也让我们在彼此的陪伴中,度过了无数个快乐的时光。

小树林与河套,则是我们撒欢的天然乐园。夏日的树林里,蚂蚱振翅的沙沙声与蝉鸣交织,奏响了大自然的乐章。我们举着玻璃瓶追逐跳跃的绿色身影,看它们在掌心扑棱,感受生命的鲜活。将战利品倒进鸡窝时,总要郑重其事地念叨:“多吃些,给我们下双黄蛋!” 河套的浅水里,我们赤着脚踩碎夕阳的倒影,打水仗时飞溅的水珠裹着欢叫,挖蚯蚓的小手沾满泥土的芬芳。自制的鱼钩系着红绳,静静垂入清澈的河水中,当钓起活蹦乱跳的小鱼时,那份惊喜足以照亮整个童年,也让我们与大自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胡同里的联欢会,是一场自发的狂欢,也是我们展现自我的舞台。晾衣绳扯起简易幕布,破搪瓷盆敲响欢快的节奏。有人唱跑调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有人扭着笨拙的秧歌,还有人用夸张的表情讲着从收音机里听来的笑话。观众们或蹲在门槛上,或倚着砖墙,笑声惊起屋檐下的燕子,扑棱棱飞向渐暗的天空。这场联欢会,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表演,但却充满了真情与欢乐,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最好诠释。

如今回望,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却因纯粹的快乐而熠熠生辉。没有电子玩具的陪伴,我们学会了与自然对话、与伙伴协作;没有精致的舞台,我们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欢乐仪式。那些在匮乏中生长的童趣,如同窖藏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香。或许真正的金色童年,从来不在玩具的贵贱,而在一颗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爱的心。它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纯真与美好,都将永远铭刻在心底,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温暖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