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学敏的头像

吴学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30
分享

老柳树

在赤峰松山区五三镇的褶皱里,大西牛村像被岁月珍藏的陶罐,而村口那株老柳,便是陶罐上永不褪色的图腾。当晨雾漫过青石板路,当暮色浸染炊烟,它始终以静默的姿态,将百年光阴编织成永恒的守望。树龄于它,是本残缺的线装书,连村里最年长的老者,也只能在虬结的年轮间,拼凑出零星的页码。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藏着孩童折柳编环的嬉笑,裹着游子抚树垂泪的叹息,更镌刻着村庄在时代浪潮中浮沉的痕迹。

老柳的躯干是时光雕琢的史诗。蛀空的树洞如古陶开裂的釉面,暗褐色的疤痕蜿蜒如闪电凝固的轨迹,却仍托举着满枝新绿。五个壮汉张开臂膀方能环抱的树身,粗糙的树皮褶皱里,沉淀着百年风雨的重量。每一道沟壑都是一道年轮,记录着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或是某个干旱龟裂的盛夏;每一处凸起都是岁月的勋章,见证过严寒中不屈的抗争,也见证过暖春里新生的奇迹。当风掠过万千柳丝,沙沙作响的不仅是叶片,更是它与时光对谈的私语。

在村民心中,老柳早已超越植物的定义,成为精神的丰碑。老人们总爱在树根交错的阴凉里,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日军铁蹄踏破村落时,绝望笼罩的瞬间,老柳 “显灵” 了 —— 漫天绿影倾泻,无数毛毛虫如瀑布般砸向侵略者。如今回望,这个魔幻的故事或许只是苦难岁月里,村民用想象编织的铠甲,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家园最深沉的眷恋,是绝境中迸发的抗争意志。从那时起,老柳便化作庇佑一方的神灵,根系深深扎进村民的信仰深处。

柳梢飘动的红布条,是村民写给岁月的情书。求姻缘的少女系上红绸,盼它牵起红线;求平安的老者挂上红布,愿它驱散灾祸。粗糙的树皮摩挲着绸缎的纹理,仿佛在温柔回应每一个虔诚的祈愿。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自发的守护:孩童追逐嬉戏时,会绕过隆起的树根;农闲时节,再无人折取柳枝。这份默契,是对自然的敬畏,是对祖辈信仰的传承,更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动诠释。

风起时,柳叶沙沙作响,像老者在讲述千年的故事。它见过金戈铁马踏碎月光,听过麦浪翻涌的欢歌,也抚慰过离人远去的背影。在村民的守护下,老柳年年抽新芽,岁岁添新纹,将生命的韧性写进每一片嫩绿。它是村庄的根,深扎大地,汲取着历史的养分;它是文明的诗,将自然与人文交融,在岁月长河中永恒传唱,照亮一代又一代村民前行的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