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学敏的头像

吴学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6
分享

我的文学梦

当城市的霓虹渐次熄灭,白日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夜色便像一轴被缓缓铺开的宣纸,晕染出静谧的底色。每当此时,我心底的文学梦总会悄然苏醒 —— 它不在案前明亮的台灯下,而在枕畔辗转的梦境里。这份与文字的羁绊,早已跨越现实的疆界,在潜意识的土壤里深深扎根,抽枝展叶,长成了一片葳蕤蓬勃的风景。

梦中的场景总带着几分怀旧的质感。我常坐在一张纹理斑驳的旧木桌前,桌上摊着叠泛黄的稿纸,纸页间还留着时光的温痕。当笔尖悬在纸面上方的那一刻,思绪竟如春日里解冻的江河,裹挟着万千情愫与故事片段,顺着笔尖汩汩流淌。没有现实中 “卡壳” 的窘迫,没有字句斟酌的犹豫,那些在心底酝酿了许久的人物命运、藏在时光深处的细腻情愫,都在这一刻有了鲜活的生命。它们顺着笔尖落在纸上,连成一行行带着温度的文字,像是有了呼吸一般。有时写至动情处,耳畔仿佛能响起文字在纸上轻轻跳动的声响,那声响里,藏着我对文学最纯粹、最炽热的向往。

最难忘的一次梦,竟让我穿越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街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蜿蜒着通向远方,两旁的店铺挂着褪色的布幌,风一吹,便伴着檐角的铜铃轻轻晃动。我坐在街角一家茶馆的角落里,桌上温着一壶清茶,面前摊开一本线装的《三言二拍》,而手中的毛笔,正续写着书中一段未完结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位守着绣坊的寡妇,丈夫离世后,她以单薄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梦里的思路格外清晰,我仿佛能真切地触摸到人物的心境 —— 能感受到她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也能体会到她深夜独坐时的无助;能看见她在灯下赶制绣活时,眼角闪烁的泪光;能听见她面对恶势力刁难时,语气里不卑不亢的倔强。我顺着这份共情往下写,文字仿佛不是刻意雕琢,而是从故事的脉络里自然生长出来,连茶馆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巷子里路人的脚步声、远处商贩的吆喝声,都成了故事天然的背景音,让整个场景愈发鲜活。

醒来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去,梦里的场景却依旧清晰地留在脑海中,连那段续写的文字,都能依稀记起几句。我急忙摸过床头的笔记本,借着微弱的晨光,将那些零散的字句匆匆记录下来,生怕稍一耽搁,它们便会像晨雾般消散在时光里。看着纸上略显潦草的字迹,我忽然读懂了这份 “在梦里写文章” 的执念 —— 它早已不是简单的爱好,而是文学在我心底种下的一颗种子,以深夜的梦境为土壤,以长久的热爱为养分,在岁月里悄悄发芽,长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风景。

常有人说,文学是一场孤独的旅程,需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喧嚣。但于我而言,文学更像是一场温暖的陪伴,是灵魂深处最忠实的慰藉。它陪我走过无数个平凡的日夜,在我迷茫彷徨时,用文字为我点亮前行的灯;在我收获喜悦时,用故事替我珍藏心底的感动。那些深夜里的文学梦,不是虚幻的泡影,而是我与文学的 “私语时刻”—— 在梦里,我不必顾虑现实的束缚,不必担心文字的稚嫩,只需顺着心底的声音,与故事里的人物并肩同行,与遥远的时代隔空对话。

或许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在深夜的梦境中,与文字重逢。梦见自己坐在旧木桌前,看着笔尖下的故事开花结果;梦见那些鲜活的人物,在纸页间诉说着他们的悲欢。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梦里的热忱,在现实的案前继续耕耘 —— 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一个文学梦,都是对热爱的坚守;每一次在梦里的书写,都是为了在现实中,离文学更近一步。那些藏在梦里的文字,那些浸透着热爱的篇章,终有一天会在现实的土壤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