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有锋
网站用户
风过廉荷
八月的风掠过者干群山时
青石板已接住细碎的光
粉墙黛瓦间,水墨荷正悄悄醒着
叶脉悬着的露水里
徐劲故居的瓦刀声,轻轻落
雕花窗棂漏出的不只是旧年烟尘
是“清廉”二字,在新时代的檐角
被风磨得发亮 —— 他曾以笔为刃的手
如今托着修缮的木梁
把革命的骨,砌进红廉的墙
沿村道走,廉政文化墙是展开的卷
刘崐“片纸不入公门”的影子
在版画里仍守着清瘦
程含章“悬鱼”的故事,被水墨晕开
成了墙根下,孩童指尖追的游鱼
烈士纪念碑站在松柏间
“铁血铸忠魂”的刻痕里
还飘着后所遭遇战的余响
而“清风苑”的青砖小径
串起廉吏的浮雕 —— 阳光穿过花窗时
“廉”字的影,在地上织成迷宫
孩子们追着光跑,像追一段不会老的时光
最暖是暮色浸了村庄时
花山镇的戏台前,蒲扇摇着晚风
花灯小戏唱“故居墙上荷风动”
唱词缠上厨房飘的炊烟
老人们拍着膝盖,孩童趴在凳沿
把“廉画千重不染尘”,嚼成家常
红廉课堂里,老党员的指尖
抚过泛黄的文献,像抚过旧年草纸
“延安的账,一笔笔都清着呢”
声音落进年轻人眼里
长出新的芽
清风之旅的路,串着历史与当下
纪念碑前的菊,春天时和三角梅对过话
深秋的落叶,铺在去清风苑的石阶上
每一步,都踩着廉洁的厚度
当哪赖小组的路灯次第亮了
荷花墙绘在光里更显分明
有人拍了张故居夜景发进群
留言像恒心落下来:
“带孙子来,得讲徐先生的故事”
“咱村的风气,得像墙上年年开的荷”
这些话比灯暖,比荷净
红廉从不是悬着的标语
是晨露沾过的荷瓣,是戏台散场的余韵
是老党员的皱纹里,藏着的赤诚
风又过故居飞檐时
红歌正漫过山坳
这片土地用红色基因调着墨
把先烈的热血、名臣的风骨
都画进日常 ——
清风吹过每扇院门时
土地正把永不褪色的春
种进炊烟,种进孩童的笑里
种进每一句,关于 “干净” 的闲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