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啾啾……”几声鸟叫声突然响起,打破了清晨校园的宁静。循着鸟声望去,只见几只麻雀站在铭源楼前的那棵榕树最显眼的枝头上,栗色的头,黑色的喉部,白色脸颊上镶嵌着黑色的斑点,身披棕黄、黑、白相间的羽毛,挺着胸膛,小尖嘴一张一合,放开清脆的喉嗓,欢快的叫唤着。叫一声,抡一下小脑袋,不断“卖弄”着身影,“卖弄”着歌喉,呼朋引伴,只求把压抑一夜的歌喉,一唱为快。不一会儿,枝头出现了不少的麻雀,成百上千,在金色的暖阳中上下飞舞着,欢闹着,叽叽喳喳,彼起此伏。紧接着,几只“黑头公”头顶着黑色的小礼帽,身披灰皮袄,翘着黑尾巴,露着黄屁股在香樟树上“叽叽……叽叽……”地叫开了,边叫边跳,时而在这个枝头,时而跳上那个枝头,时而矗立枝头欢快的鸣叫,时而用尖尖的嘴啄食黑色的樟木树干。
栖息在桂花树上的“黑八哥”一家子也醒来了,加入了清晨校园里的音乐会。一身黑长袍从头罩到尾,幸亏翅膀间夹杂了雪白的颜色,否则很误导人们认成乌鸦。这家伙很精灵,总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一旦有人稍稍靠近,就一溜烟似的飞远了。两只斑鸠在圆梦路不远处的地面上觅食,这两口胆大,我悄悄的走过去,到两、三米远近了,它们才扇扇翅膀飞开。也不愿意飞远了,就落在旁边的玉兰树上,开始用尖尖的喙梳理身上深灰色的羽毛。不一会儿,它们俩你跳上这个枝头,我跟到这个枝头,你跳上那个枝头,我跟到那个枝头。“咕咕……咕咕……”的你叫唤几声,我应和几句。还轻轻的移动着脚步,身子贴着身子,不时你蹭蹭我,我蹭蹭你,亲密无间,恩恩爱爱,自然而和谐。等我走开点,它俩又落到地面上自由自在的寻找食物。
武定思源学校四周绿树环绕,校园里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林子,林子虽然不大,但鸟类却不少。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每天忙忙碌碌的教书育人之外,最幸福的事就是在校园里能听到赏心悦耳的鸟语。
春日的晨光透过淡淡的薄雾,温柔地倾洒在滇北高原广袤的大地上。习惯性早起的我又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学校。假日里的校园少了平日的喧闹,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更加清鲜,更加宁静,更加亮丽。玉兰花、山茶花、木春菊、玛格丽特花、红千层、迎春花、杜鹃花等,一朵朵、一片片,红的、白的、黄的、粉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五彩斑斓,宛如一幅诗意的油画,一片宁静,一片美好。漫步校园中,让人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意境中……
太阳渐渐升高,鹅黄的阳光照耀着整个校园,三五成群的画眉在香樟树、朴树和天竺桂间穿梭,时而飞上枝头,时而钻入叶间,呼朋引伴。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只有拇指大小,黄黑色的羽毛,白眼圈,小巧玲珑。活跃在林间枝头,叫声不大但婉转动听,旋律多变,一边叫唤一边扇扇翅膀,翘翘尾巴,可爱至极。棕背伯劳,金腰燕子,云雀,鹊鸲,戴胜鸟……也纷纷赶来参加这春天的盛会,“布谷……布谷……”有只布谷鸟蹲在高高的教学楼避雷网上鸣叫,婉转悠长,催人奋进,“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校园里看到曾经绝迹的它们,真是欣喜万分。此时,武定思源实验学校变成了鸟的天堂。
“快点,快点!快点,快点!”一只画眉从我的头顶掠过,被我的叫声一吓,又飞进了丛林,站在一根树枝上兴奋地叫着,似乎在催我们在加快奋进。那歌声真好听!我们学校是狮子山脚下一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八年多的时间里,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今日的校园,布局合理、设计精美、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树影斑驳、绿草如茵……
“喳喳喳,喳喳喳……”学校旁高大的高压电线铁塔上架着一个喜鹊窝,时有几只喜鹊飞入校园来报喜,似在向我们报告:某某思源学子已走进了北京、某某已走进了浙江、某某已走进了上海,某某进了西北……等各大高校。
静静地看鸟儿在校园丛林间跳跃,细细地听丛林深处传来得忽断忽续,忽远忽近的鸟语声。这种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是多么的惬意啊!鸟儿那婉转、悠扬的叫声,定然将变成我记忆深处一个美好的梦。
[原文刊载于《楚雄日报.马樱花》2024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