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哎!这个日子么没法过了,嫁个男人么死不争气,一天到晚不是打牌么就是喝酒,地里的草还比包谷都长得旺。生个娃娃么吊儿郎当,一天到晚不好好读书,东边跑跑,西边逛逛。老师打电话来,连接都不敢接。养个老母猪,小猪便宜时带十个八个,现在猪价高了倒不生了。哎!烧开水都要粘锅了!”翠花端着簸箕喂鸡,嘴里不停地数落着。
堂屋里传来张伟醉醺醺的声音:“哎呀,老婆娘,你急啥?这年头会饿着哪一个,没有吃呢么政府会给,没有穿呢政府会给!”
钟书记刚踏进张伟家门就看见他们俩口子在拌嘴。翠花见钟书记到来,局促不安地收拾好簸箕,急忙请钟书记往家里坐。
张伟闻声,踉踉跄跄走出来“书记,你来了!”
“张伟,你大白天不去干活计,躲在家里喝闷酒!”张伟打个酒嗝,嘿嘿一笑,算是回答了钟书记。
二
巍峨的阿则巫山像屹立在乌蒙高原上的巨人,忠实坚毅地守护着古老的傈僳山寨。晨雾还未散尽,村支书钟成就像往常一样起床了,洗漱完毕和妻子阿英交待请舅老哥帮忙犁田一事之后匆匆赶往村委会。钟成已经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边走边望着这威猛挺拔的阿则巫山感慨:“哎!这阿则巫山啊,你无私地馈赠了很多很多的山货,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傈僳儿女,可你也阻断了外面的文明,阻碍了傈僳山寨的发展。”想想李宝根家房子盖了一半又停工了,张美花阿婆一个人无依无靠,缺衣少食的,天宝还辍学在家……这傈僳山寨要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任重而道远啊!他心情更加沉重了,步履却更加坚定了。
到了村委会简单安排了一下当天的工作后,钟书记心里还是放不下张天宝,又匆匆赶往张天宝家。张天宝这孩子天资聪颖,可惜没有遇到一个好父亲。他的父亲张伟嗜酒如命,每天二两酒下肚就天不怕地不怕,不骂爹来就骂娘,地里活计不干,家里妻儿不管,浑浑噩噩过一天,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这久张天宝一直没去读书,班主任杨老师多次到家里动员,县里包保干部李同志也是三番五次入家劝返也没成功。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张天宝是张家唯一的希望。不管怎么难,还是要想方设法让张天宝去读书。
“张伟,党中央号召我们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战,要帮我们拔掉穷根,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得很:养猪养牛,每户可补助5000元。修房盖房,每户最高可补助60000元。娃娃读书,每年可免学杂费,免书本费,还要补助生活费1250元,营养餐补助1000元。生病看病,建档立卡户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每人每年180元,就诊报销比例达90%,个人只需自付10%。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孤儿、残疾户这些每月还有补助呢!只要一家人齐心合力,加上党和国家的帮助,我们可以马上拔掉穷根,脱贫致富。兄弟,你要振作精神,好好苦干一番。”钟书记苦口婆心地和张伟说了一通。
张伟又是嘿嘿一笑,说:“钟书记,这次政府给有给我点儿补助?”钟书记看到张伟一副无赖的嘴脸,恨铁不成钢的怒火从心底油然而生。严厉地说:“张伟,你满脑子就知道和政府要补助,田里地里你不管,娃娃婆娘你不管,哪有那么多补助。全国十三亿多人,又不是光你一个。我今天来是让你送天宝去读书。我们祖祖辈辈已被困在大山里,下一代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让天宝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走到县城、省城,甚至走向全国各地,学好知识,练好本领,不仅能让你们家拔掉穷根,还能带领我们傈僳儿女脱贫致富,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张伟懒懒地说:“哎!不有法了,话也不听,家也不回。管不住喽,只能是成龙上天,成蛇钻草。都怪老婆娘教呢不好。”
翠花生气地答到:“怪我?当爹呢不成器,上梁不正二梁歪,养种像种。还怪我!哎!这日子么是没法过了!”
钟书记赶紧圆场:“妹子,莫急!莫急!有共产党的领导,只要我们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有困难了,共产党不会不管我们,有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们两口还是想想办法,赶紧送天宝去读书,不然时间越长,落下的知识越多,娃娃就越跟不上趟了。”交待完后钟书记又匆匆往李宝根家盖房子的工地赶去。现在的村支书的确不好当,钱领得不多,事管得不少,里里外外都得受气。整村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不得不争分夺秒地工作。虽然是农忙时节,但自己家里的三亩四分地只能丢给体弱多病的妻子,想想这些,深深的歉意涌上了钟书记的心头,鼻头酸酸的,眼泪模糊了视线。
三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过,杨美丽老师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教室,想到张天宝已经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今天无论如何得去他家一趟。杨老师急忙回到办公室,整理好桌上的作业本,取了一个早上留下的面包和一瓶水,带上手电筒踏上了家访的路。
群山蜿蜒,山路绵长。夜幕降临,夜色朦胧。杨老师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傈僳山寨,找到张天宝的妈妈,和她谈起孩子最近的变化:“天宝这孩子一是不爱读书,还经常违反纪律。二是他已经连续几天没在学校,这样一直在校外不安全。三是可能会做坏事。所以想让你们尽快把孩子找回来上学。”
杨老师正说得起劲,这时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爱人李天佑打来的,并接起电话:“喂!”。“喂!你在哪里?小宝发烧了。”杨老师的心像被针扎一样,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的表情,无奈地说:“我现在在张天宝家家访。你先带小宝去医院看看,我这边忙完就赶过去。”
“杨美丽,这个家你还要不要的!和你结婚十年了,你自己说,这十年来你陪孩子和我的时间多,还是陪学生的时间多!你整天就是学生呀学生的,连睡觉说的梦话都是学生,你什么时候,才能向爱学生一样爱我和孩子呀!”爱人劈头盖脸地骂开了。
“我知道,结婚到现在,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也很清楚,我对你和孩子、对这个家有亏欠。不是不爱,是我身不由己。”
“十年了,你辅导孩子做过几次作业?你给孩子开过几次家长会?你陪孩子散过几次步?你跟孩子聊过几次天?你总说你的学生是未成年人,难道你的女儿就不是未成年人!你总说你的学生父母离得远,缺少父爱、母爱。难道你的女儿就不需要母爱!我真不明白,到底女儿是你亲生的还是学生是你亲生的!现在小宝发着高烧,却连你的影子都见不到。”
杨老师听到爱人的责怪,内心感到自责和无奈。“别说了,好吗?我也很自责,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所有的人都知道老师这份职业的特点,哪一个老师不是和我一样起早摸黑,顾得了学生,顾不了自己的孩子、家人。请你理解我们老师的无奈。”杨老师声音哽咽,眼里噙满了泪花。
李天佑情绪有些激动,又愤愤地说到:“杨美丽!你有工作,难道我就没有工作?你认真干了十年,才被评为一级教师,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就领5000多块钱的死工资,你到底图的是啥呀!如果为了岗位,你到我们公司来,我聘你为副总;如果为了工资,你到我们公司来,我每月开你2万块;如果你觉得辛苦,你回家休息,我养你!”
“李天佑,你太过分了!是的,教师这份工作很辛苦,不能让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这是我从小的理想。我们两个谈恋爱时你就知道了,当时你也无条件支持的,今天你又用钱来侮辱我。老师就应该像父母一样,不嫌弃孩子。哪怕他身上劣迹斑斑,也只会想方设法去教育,去挽救。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怎能轻言放弃。换个角度想,我们做父母的不也是希望孩子能遇到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吗?老师们为了托起更多家庭的希望,托起孩子的明天,祖国的未来,我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希望你能理解。”这时,电话里传来了女儿的哭喊声:“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杨老师的泪水忍不住的从眼角滑落了下来,转过头偷偷擦拭眼角的泪水,镇定下来后慈祥地叮嘱女儿:“宝贝乖,听爸爸话,去医院看病,勇敢地打针吃药,妈妈忙完后就立即回来看你。”。
翠花看到杨老师情绪的变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轻声地问:“杨老师,遇着哪样事了?”
“娃娃病了没人招呼。”杨老师回答到。
翠花着急地说:“杨老师,你赶紧回去招呼娃娃,张天宝我会好好教育的!”
杨老师又叮嘱了一下张天宝父母才匆匆离开了山寨。她那瘦弱却又似阿则巫山一般伟岸的身躯在浓浓的夜色里渐渐变得模糊了,最后消失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路上。
四
张天宝经父母和老师教育,依然没有悔改,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抽烟、喝酒、伙同校外人员混迹社会,远离了校园。家长、老师大家都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等来了张天宝被民警抓获这样的结果。
这天早晨,杨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接听后才知道是片区民警李警官打来的,告诉她张天宝涉嫌一起盗窃案,李警官多次打电话给他的监护人,但都联系不上。下午他们正好要到村委会办案,想到张天宝的家里去做一次深入的调查了解,顺便把他遣送回家,想请杨老师配合一下。
下午两点半杨老师和李警官在学校门口会合后,见到张天宝,杨老师关切地问:“张天宝,这几天跑哪里去了?我和你的父母都急死了!你看平时不听教育,现在被警察逮着了,你有什么感受?”张天宝低着头,欲言又止,却没敢吭声!看到张天宝胆怯的样子,杨老师没再追问,并一同前往张天宝家。
看到警官、杨老师、钟书记和李同志一起把儿子送回来,张伟暴跳如雷,顺手抄起扫把就追起张天宝打。“背时儿子,打死你!打死你!”
杨老师急忙拉开张天宝爸爸,并劝他:“别打孩子!打,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想想其他办法。我们今天来就是要和你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为他今后的生活另寻一条出路。”
县里包保干部李同志也趁机说到:“现在国家很重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技师工资待遇一般较高。我们可根据张天宝的兴趣爱好,正确引导他学一技之长。”
杨老师转向张天宝问:“张天宝,如果你对深奥的文化知识实在不感兴趣,那么你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读一下职业技术学校吧!有没有你喜欢的专业?”
“我……想当厨师!”张天宝胆怯的看看父亲张伟,弱弱的说了一句。
“家里困难,怕供不起。”母亲翠花干着急地说。
杨老师拉起翠花的手,说:“大姐,孩子还小,他不懂今后他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我们作为他的父母和老师,不能在他不懂事时就放任不管他,让他以后后悔。父母爱孩子,就要为他的将来打算。只有让孩子成才,今后他自己和父母才能生活得更好。我认为给娃娃留万贯家财,不如让他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现在,家庭困难不怕,有国家的好政策,只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以后日子就会好过了。”
李警官补充到:“是啊!才这么大的娃娃,不加以正确引导和管教,走上犯罪道路就一辈子完了。”
李同志又趁热打铁:“就是啊!现在党中央全面发起脱贫攻坚大决战,专门安排上海帮扶云南,让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每年免学费2000元,国家补助助学金2000元,雨露计划5000元,国家教育基金会1000元,州、县两级交通补助2000元,每生每年补助约11000元。补助三年。读书的费用家里基本不消再出了。”
钟成书记看时机成熟并严厉地对张伟说:“张伟,有人拉么你要伸伸手。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多人关心和支持,有强大的党和国家做后盾,再不支持娃娃读书,那我们永远翻不了身,过不了好日子!”
张伟看了看妻子翠花说:“好!有这些好政策,给他克读哈试试。”
杨老师告诉张天宝,让他准备一下,过几天就去上海读书。大家见事态有了转机,都高高兴兴地为张家出谋献策,准备各种物品。张天宝在老师、父母、村支书和包保干部的共同劝说和努力下,高高兴兴地再次走进校园——上海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自己喜欢的烹饪专业。
张天宝来到上海这样繁华的大都市,心里荡漾起层层波澜,想起大山里的贫困,想起老师、同学和父老乡亲的叮嘱,他决心不辜负他们的期盼,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克服困难,勤练技能,多次取得职业技能大赛金奖。三年后,他顺利毕业了并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上海从事自己喜爱的厨师工作。
自从张天宝去上海读书后,父亲张伟也痛改前非,整天忙里忙外。母亲翠花用张天宝带回来的钱,买了几头小猪,包保的李同志给她送来一头三元种猪,开起了家庭养殖场。夫唱妇随,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也盖起了三层小楼,过起了幸福的日子。
五
五年后,张天宝带着女朋友回来了,张伟夫妇俩邀请了李警官、杨老师、钟书记和李同志,杀鸡宰羊一同庆祝新生活。
席间张伟首先起来敬酒:“感谢共产党,感谢祖国,没有落下我们一家,帮助我们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翠花跟上:“感谢钟书记,感谢李同志,感谢李警官,你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的恩情。”
张天宝携女朋友也不甘落后:“杨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教育。我捣乱课堂,经常逃课玩游戏,偷玩手机,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无视的良苦用心,而您,不抛弃我,不放弃我,我有今天是您默默付出的结果,谢谢您!杨老师。”张天宝向杨老师深深的鞠一躬,大家开心的鼓起了掌。掌声,笑声在阿则巫山间久久回荡。
一轮鲜红的太阳又从阿则巫山头冉冉升起,晨光中,阿则巫山依旧巍峨,但山路上多了许多摩托车,载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奔向山外的世界。钟成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远去的车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