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荣的头像

李锦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5
分享

水城夏韵

初夏的插甸坝子,宛如一幅晕染开的水墨长卷,在时光里徐徐铺展。山岚如轻纱薄雾,温柔笼罩四野,将水城河畔的峰峦晕染得深浅不一,层次分明,似丹青妙手率性挥毫的墨迹,氤氲着朦胧而神秘的气息。

晨雾未散,河面已悄然浮起一层梦幻的氤氲,如轻纱飘荡。两岸层峦叠翠的林木,倒映其中,仿佛一片流淌的绿色海洋。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苍苍,墨绿、深绿、浅绿……深浅不一的绿意交织在一起,奔涌着顺着山势倾泻入河,恰似大自然失手打翻了翡翠宝匣。此情此景,不负“彝乡小九寨”的盛名,令人恍若置身仙境。

水城村委会的祁家村,滑石板,小鱼塘,大鱼塘,上水城,水冬瓜林,清水河,红岩弯子,晏家村等13个自然村,如同十几颗明珠,散落在青翠山峦的怀抱中。白墙青瓦在婆娑树影间若隐若现,斑驳的墙垣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飞翘的檐角下,几串红辣椒随风轻曳,院坝边高大的玉米架上,几挂金黄的玉米在阳光里静默,与院墙外探出头的粉桃素李相映成趣,为古朴的村落点染上鲜活的亮色。

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鲜香与花果的甘甜,醇厚而醉人。这气息,仿佛能涤荡心尘,让人不由得吟咏起《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古老韵律,体味那份穿越时空的诗意。

水城河,宛若一条碧绿的绸带,在连绵的丘陵间蜿蜒穿行。它如慈母般,将珍珠般的村落温柔串联,携着旖旎的风光,欢快地流向远方。河水是流动的琉璃,在赭红砂岩河床上轻盈地跳跃。掬一捧清冽,碎银般的光泽在指缝间流淌,细沙在掌心勾勒出蜿蜒的纹路,如同大地的掌纹在此显现。千年流水雕琢的岩壁,呈现出蜂窝状的奇妙肌理,青苔在凹陷处织就绒毯,几尾红鲤鱼倏忽掠过,搅碎了倒映的白云,为静谧地山河增添了一抹灵动。

最妙是正午阳光直泻,整条河瞬间化作流动的祖母绿宝石。深浅交错的波光里,藏着彩虹的碎片,闪烁着梦幻般的华彩,令人想起宋代杨万里《玉山道中》中“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的赞叹,心中涌起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

飙水岩瀑布群,是水城河夏日里的恢弘乐章。七叠飞瀑自三十余米高的丹霞绝壁纵身跃下,气势磅礴,直欲破空。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恍若瑶池仙子遗落的璎珞。最高处的瀑流撞击深潭,发出闷雷般的轰鸣;及至中层,已化作万千银丝,细密如牛毛;落到岸边盘旋的石阶上,则温柔似江南烟雨,别具一番柔情。

孩童赤足在浅滩追逐嬉戏,笑声与水花一同跃上半空,惊飞了岩缝里小憩的蓝喉太阳鸟。

河岸古木参天,多是三人合抱的黄连木、桫椤、青冈栎等。虬结的根系如苍龙探爪,紧紧扣住红岩,仿佛忠诚的卫士。树冠交织成翡翠穹顶,筛落的光斑在沙石板上跳跃,如跳着古老的祭祀之舞。老牧人斜倚树干,吹奏树叶,悠扬的调子应和着远处村姑在晒场上捶打荞麦的节奏。几头黄牛在两岸草场上悠闲踱步,脖颈上铃铛叮当,惊起浅滩上几只白鹭;鹭影掠过水面,翅尖点出圈圈涟漪。

沁凉的石板路蜿蜒于水城村间,墙根处凤仙花开得正艳。七旬老妪安坐于门槛,银针牵引七彩丝线,将河畔的蝴蝶兰栩栩如生地定格于靛蓝土布之上。村头,水车吱呀转动,新麦的清香与野生蜂蜜的甜腻在巷弄间流淌。谁家灶间飘出腊肉炒牛肝菌的浓香,混着土陶罐里煨煮的火腿红豆气息,引得游人驻足垂涎。

农家乐里,热情的主人早已备好丰盛菜肴。烤乳猪色泽诱人,野菜饼清香四溢,酸菜鱼鲜美爽口……四方游客大快朵颐,笑容满面,品味美食,更感受着水城浓郁的乡土温情。

城里来的画家支起画架,将晚霞中的飞瀑染成梵高笔下向日葵的金黄;摄影爱好者架稳三脚架,静候星河坠入瀑潭的刹那永恒。村中少年抱来柴火,铁架上烤着新挖的紫皮土豆,焦香里渗出山野的甘甜。老村长捧着水烟筒,深情地讲述水城的发展的历程,烟锅里明灭的火光,映照着皱纹里深藏的往事。

夜宿河畔民宿,推窗可见银河横贯苍穹。蛙鼓虫鸣交织成夏夜的锦缎,间或有鱼儿跃出水面的清响。枕下流水潺潺,恍惚间化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在梦境中静静流淌。晨起,倚靠露台藤椅中,看对岸岩壁被朝阳镀成金红,看蓝天中云卷云舒,自在得像一只午后的猫。成群的云雀在野樱桃树上啄食浆果,振翅时抖落的露珠,在半空划出细小的彩虹。

这方水土的灵秀,不仅在于叠瀑流泉的视觉盛宴中,更在于人与自然那份无言的心照神交里。河水滋养的玉米在梯地里悄然拔节,抽穗。撵山人的背篓盛满牛肝菌、青头菌、鸡油菌、羊肚菌、松茸或是重楼、三七和百合。绣娘手中的丝线续写着千年技艺。当城市在热浪中煎熬时,这里的老桫椤树下永远沁着阴凉,沙石井栏上的苔痕默默记录着悠悠岁月。

水城河的夏天,是一首写在大地上的散文诗。它的每一个韵脚,都跳动着生生不息的脉搏,为喧嚣尘世中疲惫的心灵,提供了一处宁静的港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