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的柔美
孤山处士林逋,梅妻鹤子。孤山,清冷、孤独,这是我对它的第一感觉。而当我来到孤山时,却发现它是异常的柔美,令人心旷神怡。
孤山并非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岛。西湖的风拂动岸边的柳,柳丝似乎想要拉住游人的衣角。岛上的树木葱郁、灵秀,松鼠静静地趴在树干上。日出时,水面闪着金光,使人联想起雷峰塔的壮观。
深入孤山,我在一片绿竹环绕中见到玲珑、别致的孤山博物馆。我见过许多画作,可这里的每幅画都让我痴迷,木雕画、玉器的精美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觉得画中人似乎走出来了。
眼前是一幅木雕画,孟夫子侧身站在花雨旁吟诵《春晓》,神情举止格外风流、儒雅,我吟诵着“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一个转身,我遇见了那低头微微行礼的女子。她穿着青绿长裙,多么飘逸!“黛玉!”我立刻惊呼。天呀,居然有人想到用黛玉雕刻出一个黛玉来!
我站在黛玉身旁,如梦如幻。微风吹动她的长裙,她是那么飘逸、灵动,她的眼睛含着微笑与善意,是如此温柔,她是江南女子的象征。
走在西泠桥上,我突然望见了苏小小的墓碑。南齐名妓苏小小,娇媚动人,聪明伶俐,才气远胜过当时一般读书人。她家道中落后,常以文会客。一日,她在西湖游玩时遇见书生鲍仁,与她相谈后慷慨解囊,帮助他上京赶考。之后,书生鲍仁考取进士,而苏小小却在贫病中香消玉殒。一位柔弱的女子,本就经济拮据,哪里还能去帮助别人呢?苏小小的心灵又是怎样的一种柔美?这是不失坚韧的柔美,这是舍己为人的柔美。“郎跨青骢马,妾乘油璧车。何处结同心?松柏西泠下”。再次想起这首诗,我感动得泪珠直落。我的脑中又浮现出那黛玉的形象。此刻,那黛玉也变得更加动人。
我想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要叫孤山呢?会不会是因为这儿柔美得令人无法形容,再没有别的地方能与之相比,所以才叫孤山呢?
眼前的风景更美了,我坐在垂柳阴下,静静感受西湖的气息。啊!西湖,你为何如此秀丽?孤山,你为何如此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