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绿茶,人生真味
震泽,太湖的古称。震泽古镇,不在江南六大古镇之中,可它的古朴与平淡却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那四碗茶楼中清绿茶的滋味。
清早,在评弹小调与欢声笑语中,我坐在四碗茶楼中等待着四碗茶的到来。不一会儿,热情的阿姨端来了,我发现这四碗茶摆放得很有次序。第一碗茶是水泼鸡蛋茶,第二碗茶是待帝茶,第三碗茶是熏青豆茶,第四碗茶是普通的清绿茶。
我望着水泼鸡蛋茶,只见糖水中浮着两颗溏心蛋。据说,这茶以前专门用来款待新女婿,寓意“成双成对,甜甜蜜蜜。”我吃一口溏心蛋,喝一口糖水,真是甜蜜而幸福。
接着,我端起最令我好奇的待帝茶。待帝茶也叫饭糍茶,是将糯米锅巴碾碎再冲上糖水。我喝了一口,真是软糯香甜,听说是进献给永乐大帝的茶。我心里更甜了。
接连品尝了两碗甜茶,我想第三碗茶还会是甜的吗?我看着熏豆茶里的熏青豆、黑豆干出神,觉得这碗茶不像是茶,倒像是一碗菜。喝上一口,我惊呼,居然是咸的。这咸香中还带着一丝甘甜,果然是好茶。
现在,只剩最后一碗茶,清绿茶。我喝着普通的绿茶。喝着,喝着,我觉得之前的甜与咸似乎都变淡了。我感觉这就是真正的人生滋味。
人在少年时期,只知甜,不知忧愁滋味。到了中年,柴米油盐酱醋茶,渐渐让人感到咸与苦。而等到年老时,回忆过去发生的一切,不悲不喜,似乎都是淡淡的滋味。这不正是一首诗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街前,点滴到天明。”
我喝着淡淡的清绿茶,思索着人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年老才知道人生的真味呢?少年时期可以体会吗?当然可以,少年老成这四个字就足以证明。传统文化赞赏少年老成,少年老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而是少年长期刻苦学习、谨言慎行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淡定、从容的少年,能够接受风雨的挑战,往往走得更远。
喝完茶,我缓缓来到禹迹桥边,看见对岸的老爷爷正在河边洗东西,从容而闲适。突然,慈云寺塔的钟声响起。我望着水中拱桥的倒影,一只白鹤正飞过禹迹桥洞,将钟声带向远方。而禹迹桥上那不清晰的对联,为眼前的画卷增添了几分古老的韵味。是的,这就是平淡,这就是人生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