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象吗?夏日里,蟋蟀入床下,您却无法听到它一股股清凉的叫声;田野间,农药的迷雾中,您熟悉的杜鹃鸟布谷布谷的回音,不是真的,而是一段播放的视频。
四季旷野在翻动的书页中流转,诗书光影在我的眼睛里一帧帧变换,以至于我常常在阅读中丢了自己。
翻动着一片片书页,我看到了风起时的梧桐,树叶团团簇簇,以群居的状态和谐相处,树枝向上伸展,互相支撑,似一只只手臂,为路人合力撑起一顶遮阳伞。
蜜蜂,从书中舞出来,旋转在槐花中,花香从指缝中掠过,指尖便有了香甜。
清澈见底的小河,小蝌蚪,一点点变丑,渐渐长高的菖蒲,轻声慢语问候着路过的晚风。
我浸泡在阅读中,悠闲地倚在窗前,欣赏着雨打芭蕉的风景,从未担心过一些昆虫,鸟儿会随着风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我邂逅了《寂静的春天》,我才发现风景不都是油画般的浪漫。
眼睛从一页到另一页,我从小楼飘到了旷野,那林间的小鹿,成群结队地穿过薄雾笼罩的灌木丛,轻快走来,潺潺的溪水从岩洞中汩汩流出。
风吹动着书页,也卷起了珠帘,窗外就是田园,油菜花一片黄色的海,不曾想农药隐藏在花团中,带着冰冷,令人窒息的气息,就算蜜蜂知道会有什么结局,它们也无能为力,它们在甜蜜的路上起舞,翅膀做最后的振动,再也听不到了花的低语。
杀虫剂像雨水一样倾泻大地,苹果树的花间,没有了蜻蜓和小孩子捉迷藏;柳树开花的那一天,再也等不来飞舞的野蜂;森林和灌木丛中,由鸟兽蝇虫组合的音乐会草草地退了场。
农田,果园,原野里的草地,绿色不知被谁揩了去,剩下一片灰色的荒芜,爬山虎的叶子卷起,留下焦黄的灼伤。
一些田鼠,背部弯曲着,握紧的前爪缩在胸前,头和脖子向外伸展,嘴里面含着泥土,奄奄一息。
水面上飘着一层油污,浮游植物不停地枯萎,河岸的鱼儿苟延残喘,张着大嘴,费力地吞咽空气。
成群的水鸟,曾经像飘带一样闪在夜空中,如今它们早已忘记了和芦苇荡的约会。
一只百灵鸟,仿佛折断了翅膀,无力扑腾,在稻田旁抽搐,战栗,红色,白色,黄色的羽毛散落一地。
不忍再看,一幕幕风景上的划痕,捂着口鼻,我从《寂静的春天》里逃离。
是真的吗?一直居住在城市的我,不敢相信,但从那时起,我第一次对我们的环境开始留意。
现实,不总是高山流水和鸟儿黎明的合唱。
商业街高音大喇叭伴着电钻合奏,建筑工地的挖掘机,切割机,不停地敲打着玻璃,七分长鸣,八分上刑,面对如此的音乐,难怪,蟋蟀入床下,我却听不到它丝丝清脆的旋律。
我在想,人间烟火的地方难免如此,可是远方呢?那人迹罕至的北极会不会充满诗意?
带着问题搜索,我和《十万年后的地球》巧遇,我在书中漫游,我在海浪中倾听,目光一页一页地停留,我也不知不觉间落入海里。
潮起潮落,如诗如画的海滩,翩翩起舞的海蝴蝶,身体薄如蝉翼,像降落伞的风帆;藤壶在海水来临时嘶嘶作响;长得像花一样的海葵,摇曳生姿地聚在一起。
这才是我期待的画面,可是,风景并非都如此,大海也有它的另一面。
寄居蟹头顶着五颜六色的塑料做它们的壳,小海豹的头从小被塑料环套住,身体慢慢长成畸形;源源不断的渔网到处漂游,小海龟躲过了这个,却躲不过另一个,最后脖子被渔网线缠住;一头怀孕抹香鲸肚子里面除了死去的宝宝,还有50磅的塑料垃圾。
几千米的海底,琳琅满目的海扇珊瑚,象牙树珊瑚,泡泡糖珊瑚,它们多样而弥散地聚集在辽阔的海床上,它们像树,像花一样;可是,不是所有的珊瑚都五彩斑斓,有些地方的珊瑚大面积白化,它们的外壳增厚,身体超重,有的,不堪重负,彻底褪去外壳裸泳。
海洋帮助我们吸收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人类却回报以海洋过多的垃圾。
白雪不融的北极,热胀冷缩的冰脊绵延成银色的栅栏,把粉状的雪花堆在背风的那一侧,环海豹从冰脊的缝隙中钻上来,在柔软的雪堆中挖掘出产子的巢穴。可如今气候变暖,北极结冰迟到早退,它们不得不在离岸的碎冰的空隙中筑巢,它的保温效果不如蓬松的雪,海豹幼崽冷得嗦嗦发抖。
与之牵连的北极熊,过去,它们漫步在浮冰,和松软的雪堆之间,享受海豹的美味,而现在浮冰,雪堆减少,它们在坚硬的冰上盲目地寻找洞穴里的海豹,它们连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么能孕育宝宝?
然而北极熊和海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小海象的生死也悬于一线,母海象把孩子留在海冰上,潜入水中,用它们长满硬毛的口鼻寻找海床上的贝类和螃蟹,然而海冰离海岸越来越远,海水越来越深,它们捕食变得越来越难,它们不得已抛下宝宝去更远的地方。
小海象宝宝独自在海冰上等着妈妈,不停地呼唤,绝望地哭泣,它们的眼泪滴落在大洋里,可怜的目光望着我,仿佛是在向我求救。
不忍看这一幕幕,于是我快进到下一个镜头。
松软的雪堆一层层被打开,下面有驯鹿赖以过冬的地衣,可是下一秒,气候变暖融化了雪,被冷冻后变成坚硬的冰,小驯鹿,麝香牛的蹄子不足以打破厚厚的冰包,因而它们无法取食而奄奄一息。
我真想帮一帮它们,如果我有能力穿越到北极,我愿意分甘绝少。
有人说,北极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何必杞人忧天?可是山一样的垃圾就在我们眼前。过度生产,不停地买买买,再随随便便地丢弃,造成了海量的垃圾被填埋在本是农田的填埋场;那里面也许就有你扔掉的电池,还有我扔掉的旧手机。
夜晚,城市灯火通明,黑夜没有了黑暗,不知道那些霓虹灯为什么非要任性地闪烁?难道是要逼走所有的云彩?还是要让鸟儿迁徙途中找不到引导它的星星?为什么我们不关闭高楼的灯,举手之劳,却有利于鸟儿的迁徙。
小汽车喷吐着尾气,风不得已送来了沸沸扬扬的尘雾,汽油燃烧的味道掩盖了紫丁香纤细的芳菲。
是时候我们该做一些改变了,我们该怎样做?
我在书中漫步,寻找。翻看着一本本旧书,那上面久违的尘土带我回到了上个世纪。
青石小巷的女老板正在起锅,里面是冒着热气的荷叶,它们被用来做食品的包装皮。一个男孩一边走,一边吃着用荷叶包着的酱肉,一路上,洒下满街的肉香与荷叶的芬芳。
市场的红萝卜,青辣椒,纷纷跳进大妈的布袋子和大爷的竹筐里,没有塑料袋的日子,既怀旧又环保。
大桶,小桶,大缸,小缸,专门喜欢那些下雨的云,围在屋檐下一圈,雨滴顺着屋檐滑落,汇成小河,未及雨停,收集的雨水就满桶,满缸,然后用来浇花,冲马桶,每一滴水都很珍贵。
有人问,AI都来了,难道我们还要回到过去?是的,我们当然不必用草木灰去刷碗,但我们也不能隔裂过去,长途旅行当然要乘飞机,高铁,但走路上学,骑自行车上班既低碳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有人问,时代发展了,有一次性纸巾,谁还用发黄的毛巾擦汗?是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的原因,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曾经笑话我妈妈用淘米水洗水果,然后再用来拖地,可是,通过阅读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严重缺水,甚至那里的居民都不舍得用水洗脸。
阅读能让我们心中有大海,眼中有繁星。那里,空调告诉我,贪图一时凉快的后果,就是温室效应的加剧;屋顶的太阳能板告诉我,它们产生的电干净,没有污染;树木告诉我,它不但能吸收有害气体,也能抵抗洪水;我们的地球告诉我,只有低碳生活才能换回青峦环碧水,白浪涌山间的风景。
的确,我们普通人不能为我们的星球做出太大的贡献,但至少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少制造一些垃圾。
小草与星辰对语,我们也需要大树的拥抱,人与自然本就应该和谐统一,我们没有权利拔掉大象的牙齿,我们也没有权利贩卖囚禁林间自由的画眉鸟。
当我们每天24小时吹着空调的时候,当我们穿着皮草的时候,可曾为那些濒危灭绝的动物着想?就算我们不为它们着想,就算我们不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我们总该为我们自己想一想吧,充满汽车尾气的空气我们还得吸进肺里,我们还得同鱼儿共用同一个水源,微塑料可以进入海洋动物的胃里,也可以入侵到我们的血液,甚至大脑中。
没有一个健康的地球,哪里来美丽的风景?
浅浅的碧水,青青的稻苗,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的呢喃,每一处风景都是奇迹,值得我们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