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属活动和单位组织体检之缘故,今年6~7月份先后两次游览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它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仅5公里,占地约10平方公里。目前开放的第一期景区,约为3.2平方公里。是杭州最后的一片江南水乡,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集城市、农耕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美是它的一大特色。西溪湿地历经汉晋初兴、唐宋扩大、明清全盛、民国衰落的演变阶段,成为次生态湿地。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文人名士的世外桃源。苏东坡、唐伯虎、徐志摩等,都曾留有大批诗文词章;宋高宗、康熙、乾隆等也曾到过西溪,并题诗留念;施耐庵以西溪为原创,撰写了名作《水浒传》。
为了恢复湿地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实现稳定性,杭州市和西湖区政府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于2003年10月正式启动综合保护工程,并建立了湿地生态环境展示馆。西溪民俗淳厚,端午节独特的龙舟胜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重现了该地农家场景,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它独特的民俗。
水乡美是它的又一特色。水是它的灵魂,园内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有众多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特有的湿地景致。因此,进入公园除每人40元门票外,还要40元电动船票.如坐手摇船观景,则按小时100元计.
盛夏去西溪,早已过了2~3月份的赏梅时分。梅曾是该地重要的观赏树种,清代诗人龚自珍将西溪与苏州邓尉、江宁蟠龙列为江南三大赏梅区。这里主栽的“西溪梅”是古梅中的极品。从湿地正门进往东走,先后沿流红溪到梅竹山庄、西溪梅墅、香雪海、西溪草堂,一路上梅花遍地。冬末春初之际,如携家人或好友来此踏雪探梅,则可细细品味出“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情画意来。
湿地有深潭口、百家、烟水渔庄等餐饮店可供用餐,喝茶处有梅竹山庄、西溪梅墅。因湿地离西湖仅几里之遥,赏梅和游湖十分方便,可同时品尝地道的杭州菜。西溪秋雪庵在史上极有名。庵四周的芦苇一到深秋,即荻花如雪,现时河渚上的芦苇长得正茂。其中间一个个褐色的果实,据说还有“吃蚊子”的功效。
由于最后一个景点到大门有20多分钟步行路程,前后两次,乘客都提出了要求坐船返回的要求.尤是第一次在途中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鱼死在水面上,使游客都感到在湿地的生态保护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