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 ——红梅公园以人为本的启示
这次去镇江丹阳游中的一个节目,就被安排游常州红梅公园。个中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开放式公园的游览可以省点旅游成本。
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市东北面,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游览、观赏、娱乐和食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占地37公顷,因拥有著名古建筑红梅阁而得名。西侧的盆景园有许多作品在市、省乃至全国盆景赛中多次获奖;北侧的月季园是全国五大月季中心城市之一的主要观赏基地;公园东大门处根艺珍藏馆素有“世界根艺在中国,根艺精品在常州”之美誉。2007年以来,已拆除围墙,还园于民。
由于受到集体行动时间上的制约,加上有老的一起同行,几个人就坐着游览车在公园内兜了二圈。但见园内人山人海、林木葱茏,花开四季,真可谓“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
听讲解员介绍,全园可分三区八景。三区即文物古迹区,娱乐活动区和科普教育区。八景是:文笔夕照等古建筑可以说鳞次栉比,俗称公园的精华所在。
红梅阁重檐飞甍,阁上辟有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阁西侧的古春轩曾是瞿秋白少年时的读书处;高48米的文笔塔始建于南朝,相传“塔为郡中文笔峰,每祥光腾现,辄开甲第之先兆云”;文笔楼、墨香榭、砚池、笔架山及知音舫、塔影山房等环列宝塔周围。每个景点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公园很具水乡特色,因为水面积达1/5。所以。车辆几次都经过风格迥异的小桥。仅“文笔夕照”处就有曲、拱、平、廊等多种造型的桥梁15座之多。尤以笔架山北首的云影桥史最为悠久。
这开放式的公园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以人为本的做法更值得称赞。联想起有的地区以开放式公园卫生与管理不周为借口,将原已向老百姓开放的公园仍纳入需要买票进场的范畴。让当地市民享受不到公园的美景和应得的社会福利。这一做法确实有点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