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雁鸣划过头顶
熟悉的嘶鸣,苍凉的路过
本来不想目送
更不想望掉头上的帽子
它已沾满一圈白花花的盐粒
砸到收获的庄稼地
就是一声咸涩的回响
还是没有管住自己
头顶的天空,正是它们的栈道
共有九只,与我曾经的家人偶合
带头的是父亲,还是奶奶
用肉身蘸着唰唰的风声
就是一支笔,从古至今只写两个字
却划破了一张又一张宣纸
一会儿是“一”字
一会又换成了“人”字
每片土地都有几张仰望的脸
它们越飞越远,头也不回
就消失于白云深处,像我的奶奶
连一个脚印都没来得及留下
2.玉米熟了
玉米熟了,我来分享
二叔掰下丰收的愉悦
浩荡的玉米林是秋天的脸
辉煌是她此刻的表情
那些成熟的玉,被指纹打开
熠熠生辉的日子,开始裸身
咔吧咔吧的音乐,从十指间迸发
大地在季节的变奏中倾听律动
秋风无言,却在抚摸中分行
让叶片伸出手掌,接住额角的佳酿
一截截金条挤满欢声笑语
一次次被抬上赶往粮仓的乡路
一筐筐阳光,称出了汗水的重量
锻造黄金的秘诀,已被土地珍藏
一行行脚印,从田野走过
而那些站立的秋天,还在搀扶远去的夕阳
3.父亲的磨刀声
刀刃都是人用石头扶起来的
没有石头不行
没有一只柔情似水的手更不行
从少小到两鬓飞雪,一直在磨刀
把一块石头磨成了月芽
一块好钢磨出了最后一寸铁
切过疲条的日子,砍过老鸹眼暴马子
刀,磨的越快,就越容易崩了口
砍刀,镰刀,剃须刀各有各的韧度
钢打入了一把不匹配的刀
就像人被用错了地方
生活的磨石也把我当成了刀
时常被摁下去磨磨
失去的,和得到的都是一样多
这么多年,最爱听父亲的磨刀声
低调,敦厚,不急不缓
就像在拉一把没有琴弦的二胡
4.在秋天,每个果实都在掂量着自己
那些吊瓜,高粱穗,谷子
一到秋天,就开始忙碌起来
一边完最后的灌浆
一边用风当做一杆秤
把自己放上去,掂量掂量
生怕辜负了那粒越冬的种子
那顶汗湿的草帽
那把磨出月色的镰刀
为了再增几两,几斤
把自己憋红了脸,累弯了腰
每次从秋野走过,都要压低嗓音
唯恐惊扰了它们的专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时间所剩不多,最后的抢跑却是静悄悄的
我也常站在风中,把银发
吹成一片白云,为干渴的土地再下几场透雨
5.两棵老榆树
秋收过的土豆地
像深耕了一遍,把丰收的喜悦
一袋袋装上车,压弯了小路的黄昏
秋风吹动杂木林
像有人吹响了潮湿的排箫
落日,拉车的父亲和我
紫铜色的脸被涂上浓郁的古意
吱扭扭的车轮碾在荠荠菜上
挤出墨绿的汁液
蚂蚱和山叫驴,飞起又落下
父亲哼起一曲东北小调
被山谷的扬声器,放大了再推远
吓跑了一群暮归的梅花鹿
山路弯弯,小河弯弯
月牙弯弯,父亲的驼背弯弯
奶奶和母亲,等在篱笆小院
踮着脚尖,像两棵落满星光的老榆树
6.感恩的秋天
又到了买土豆的季节
麻土豆,黄瓤子,红鬼子
摆满了沙哑的吆喝声,那胖墩墩的
福相,让每个路过的人都要回过头去
这些从泥土里拱出来的宝贝
只要把它们塞入早春,就会不顾寒凉
长成一片墨绿,用越长越大的星群
拱破黑暗,照亮香甜的日子
父亲也曾领着我们兄弟姐妹
刨开小兴安岭荒芜的山根根
种上“山豆子”,每到秋收
就变成了金疙瘩,喂养了一家老小
它们朴素而顽强,无论地处河边
还是山谷,都要开出洁白或藕粉色的小花
把自己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
就像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
总喜欢去买土豆,仿佛手里拎的不是土豆
而是沉甸甸的故乡,怕看到它们风干后的
样子,就又把它们埋进土里
埋进一窖保鲜的乡情,感恩的秋天
7.发给大地的奖章
从树飘下来的还是叶子
如果一张张铺开
就是一篇关于生命的散文诗
送给秋风朗读,都是掷地有声的句子
也像一帧帧老照片,仔细看
就会认出自己老去的样子
火红金黄,竟然那么美,阳光
就住在里面,照耀着离去的天空和道路
其实,都是熟透的春天
岁月之树再也握不住那些镀过金的手掌
分别在秋季,提前铺开金地毯
迎接一个白银时代的到来
更像上苍发给大地的奖章
整个秋天就是一场颁奖大会
赞美劳动和汗水,祈祷明年风调雨顺
追着赶着,也要把金灿灿的奖赏
缀满皲裂的笑声,别进收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