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山里的月亮
大山里,月亮就是一盏灯
到了晚上,不用添油
就能用它赶路 劈柴 挑水
勤快的山里人,却忘了说声谢谢
到了另一个黄昏,憨厚的月亮
还会高悬小院,镶在窗口
照亮搓玉米的奶奶,洗衣服的娘
挖菜窖,月亮就成了一盏马灯
挂在父亲的头顶
把光装满了越挖越深的夜
清贫的日子,因为有了月光
依然是那么亮堂,抹去了
脸上的皱纹,填平了小村的坑洼
当我离开忽闪着煤油灯的老家
月亮早就等在独木桥上
擦干了倒木上的露水
扶我走向摇摇晃晃的远方
2.半垄故乡
到了老家早市,什么都想买
萝卜,土豆,大白菜
最后只买了一捆大葱
放进后备箱,就装了半垄故乡
根须的泥土,叶管上的指纹
还散发着出生地的味道
让我想起母亲的干豆腐卷大葱
奶奶葱花爆锅的清香
那时,全家还是一块满月
父母正是中年,缺油少米
用野菜拌上大葱
撒一把苞米面,就是人间美味
路上,我扯下几个葱叶
放进嘴里,把思念嚼出辣味
嚼出红眼圈的泪光
两位老人,早已带着葱味
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年年,我还要把大葱从故乡
拉回来,清炒每一个日子
3.杏树疙瘩
用斧子劈开,就会劈开
一棵树的根,一片绿荫的遗址
拴过的马,牵过的牛
再也找不到
那片挂满星星的苍翠
挎着柳筐走来的八月
就失去了酸甜的采摘
失去了透过杏子和枝叶的仰望
被劈开的杏树疙瘩
译成蒙语不再叫胡吉吐莫
只叫木头,柴火
从那个曾长满杏树的蒙族
村庄走过,我都要叫几声
杏树疙瘩,胡吉吐莫
而向我走来的,却是
白羊的方队,开满大丽花的牛群
咩咩或哞哞叫着
像在用另一种语言喊着“妈”
4.坐在花生秧上吃饭
有那么几年
加入了拾穗人的队伍
仿佛走进了一幅世界名画
身上刷遍了秋阳的釉彩
羊群,马群,喜鹊
也成了画中人,田野静悄悄的
只有胡吉吐莫的风,从翻开的沙土拂过
被收果机遗落的花生
泛着琥珀色的光
像一句句镀过金的召唤
累了,就跪着爬着,坐着
而两手却像钢琴家,弹奏着
东北王“四粒红”的琴键
坐在脱过果的花生秧上吃饭
就像坐在浅绿色的沙发
天空就成了蔚蓝色的餐厅
我们匆忙地咀嚼着,要说的话
都是面包的味道,一同与沉默咽下
偶有野鸡的大喊大叫,覆盖了远近的苍茫
5.画月亮
唢呐声缠着中秋的月光
让广场有了七分醉意
秧歌队卷着白菜心
像送给玉兔的礼物
散步的常会仰起头来
端详中秋月,像要找出一串
长满绒毛的脚印
绕了一圈又一圈
没有一张熟悉的脸
却看到了故乡乐颠颠的剪影
那么多年,母亲一次
都没有来过家门口的广场
此刻已成了不可弥补的缺憾
广场上,我用两脚
也画了几轮月亮,圆圆的
摆在怀念的果盘上
等待落满回家的星星
6.坐在一堆干草上
带着学生去植树,小憩时
我和她坐在了一堆干草上
被冻了一个冬天,草酥脆得
像风化的月光,嘎巴嘎巴的
折断声,释放出冰凌花一样的清香
我俩第一次坐得如此之近
肩膀靠在了一起
还有怦怦的心跳
初中二年的学生
仿佛发现了两个班主任的秘密
我和她都离开了那堆草,就那样站着
站成了小兴安岭的两棵橡树
多年以后,我俩天各一方
那片草地已被红松林覆盖
那堆草也已化为泥土
听说她也曾来过这里
寻找那堆干草,却只采到了一筐蘑菇
7.一切还会再来
该来的总会来的
就如这第一场秋霜
打在没来得及枫红的叶子上
翠绿瞬间化为墨绿
半熟的玉米也转身为金黄
春天给予的,又被秋寒收回去
一场薄霜,仿佛在告诉你
大千世界,真的不存在永恒
那些远去的亲人
此刻,就是红高粱,金谷子
还在季节的钢轨上轮回
摸摸红蓼的大骨节,就会
摸到祖母被纳底绳勒弯的手指
母亲被苍凉绑架的脚踝
而待到来春,小草又会在
霏霏细雨中,支棱起来
一切都会过去,就像一切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