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了,银杏黄了,桂花香了,秋天的苏州就是诗中描绘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百岁古银杏扑簌簌落叶铺地,禅意与秋韵交织,火红枫叶摇曳生姿在水墨长廊投下灵动剪影,恰似水墨画卷上最明艳的朱砂落款。都说江南秋天最迷人,真到了苏州才知道什么叫“一眼万年”,上天把世间最精妙的色彩一股脑都洒落在这里。
入秋后,拙政园像极了调皮孩子打翻的调色板,红黄橙绿交织在一起好不浪漫。秋风起,每一片落叶纷飞都是时间的笔触,书写着季节更迭。这是一座超大的宝藏花园,整个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
入园后直奔东部兰雪堂,恍惚间进入李太白诗中“独立于天地间”成为一名隐士。一路向北,绕过太湖假山堆叠的缀云峰,与“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意境心心相惜。行走在亭台楼阁间,每一个花窗看到的风景各不相同,这种建筑就是园林设计中惯用手法“移步换景”。漫步至听雨轩,品一杯香茗,倾听雨落青瓦声声呢喃。这里的一草一木美的如同一阕阙起承转合的诗句,写尽秋的温婉和优雅。
中园汇聚园林之精华以池岛假山为特色,这里的妙趣不在造景,而是借景。透过梅花纹墙框远借一公里外北寺塔入画,一秒便带着你穿越上帝视角。古人讲究“犹抱琵琶半遮面”用镂空花窗将美景剪碎,眺望远方的那些花草树木假山等若隐若现,比直接摊开的山水进入视野更添神秘感。
西园亦称补园,以曲折窈窕见胜,从别有洞天入口进入,穿过洞门山水美景跃然眼前。矗立于斋楼倒影处观赏南北纵深水系望向宜两亭,一山一水惟妙惟肖,高低起伏曲径通幽,虚实之间,尽显唯美。卅六鸳鸯馆里的蓝白相间玻璃犹如自带一层光影滤镜,透过它便可以映照出窗外的缤纷藤蔓。隔水相望与谁同坐轩,低声吟诵杜甫后游诗一首,忘却世间烦恼和尔虞我诈,岂不美哉?
拙政园的秋天美如仙境,不止在自然色彩的美轮美幻,更在于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一步一景呼唤着你按下快门捕捉瞬间,感受一份恬静和美好。比苏州春天更叫人心动的,一定是苏州的秋天。
苏州赏秋迈出的每一步都仿若踩在老祖宗极致审美的韵律上。秋华碧水如诗,粉墙黛瓦如画,一到了秋天,苏州变成了唐诗宋词里的姑苏城。秋天拙政园活动渐渐多了起来,如菊花展,枫叶节陆续举办,游客纷至沓来,热闹非凡。
苏州的秋天不仅美的靓眼,还好吃的“令人发指”。我们登上贴秋膘的专列,抓紧时间滋补一波才是最要紧的。苏州有“一年四块肉”的说法,到了秋天,扣肉便是贴秋膘的不二之选。依照个人口味,可搭配酱香浓郁的梅干菜和清香扑鼻菜花头干。黄焖河鳗以其软糯粉嫩,咸香中略带甜让人回味无穷,成为秋天名菜之一。爱好大闸蟹的朋友也不能错过这个蟹肉饱满,蟹膏丰腴的品尝好时节。
桂花是苏州市花,从怡园金粟亭到虎丘桂花香,再到各个花园金桂飘香,整座城市都沉浸在桂花甜香中。秋天走在路上总会被墙头氤氲的温软桂花香勾起食欲,光滑芋艿香甜酥软,搭配藕粉浓郁的口感,唇齿留香,十分惬意。桂花糖藕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道美食,糯米灌满莲藕孔,在桂花糖汁中炖的软烂,接过摊主大叔切片后我总是忍不住趁热咬一口金黄诱人的桂花蜜,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快乐到起飞。
秋色入馔,每一道菜都是艺术品。当第一缕秋风拂过脸颊,那份甜美的香气引领着我们寻迹而来。那种喝一口“鲜”飞天灵盖的琥珀色土鸡汤怎么可以缺席?金黄透亮的汤汁上面漂浮着点点鸡油,全是食材本真的醇厚甘甜。鸡肉炖的软烂脱骨,轻轻抿一口就在唇舌之间融化开,一碗下肚,顺着喉咙暖到肠胃,秋天的燥瞬间就被治愈了。
每年我都会找各种借口多次奔向苏州,但秋天的苏州则是我的偏爱。古木疏影,银杏铺径,红枫似火,桂花飘香,亭台楼阁隐于秋色之中,它的风韵犹存,优雅端庄无不叫人倾倒。
秋渐浓,苏州宛若身披五彩华装的俏佳人轻拍你肩头,附耳私语“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你可以是诗人,像青莲居士一般游览名山大川;你也可以是画家,像马蒂伯纳姆描摹世界轮廓;你还可以是人生导演,用心记录拍摄旅程。每一抹红黄交织的色彩皆是自然的精致笔触,让我们一同启程探寻姑苏城绮丽秋色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