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国玺的头像

陈国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1
分享

高考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时光的细沙从指缝间簌簌流淌,十二载寒窗苦读恰似藏在岁月褶皱里的秘密诗篇。每当夜色漫过窗台,总想起车胤囊萤夜读时跳跃的萤火,孙康映雪苦学时折射的冷光——青春的热血在无数个破晓晨曦与深夜孤灯下,从懵懂的沸腾渐渐沉淀为坚毅的琥珀。学子们背着装满星辰的行囊,在知识的旷野里跋涉,将岁月酿成醇厚的琼浆,等待命运叩响绽放的门扉。

六月裹挟着命运的鼓点轰然降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骤然奏响。它是淬火的利剑,劈开命运的混沌迷雾;是挟雷的暴雨,涤荡少年炽热的灵魂。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更炙烤着千万学子跃动的壮志;熏风如刃,悄然割开彷徨与怯懦的枷锁,让青春的战歌在城市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扇窗棂间激昂回荡。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高考之路,本就是一场以信念为杖、以知识为阶的朝圣之旅,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向理想的彼岸。

这是千万青春灵魂的壮丽远征。备考的长夜宛如深邃的幽径,学子们手持知识的火炬,在寂静中坚定前行。挑灯夜战的时刻,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簌簌声交织,编织成一曲悲壮而动人的奋斗之歌。攻克难题时的狂喜,恰似在荒漠中撞见绿洲,干涸的心灵瞬间被希望的甘泉浇灌;考试失利时的怅惘,如同薄雾笼罩的清晨,暂时模糊了前行的方向。但正是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历,如同一把把刻刀,将稚嫩的灵魂雕琢得愈发坚韧。祖逖闻鸡起舞的执着,匡衡凿壁偷光的坚毅,在今时今日的考场上依然闪烁着精神的光芒,激励着每一位考生在逐梦的征途上,坚定地迈出每一步。

高考更是一条流淌着人间至爱的长河。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化作最温暖的港湾,用爱筑起抵御风雨的高墙。深夜里,那杯悄然置于桌角的温热牛奶,氤氲的雾气中升腾着无尽的牵挂;清晨时,厨房中忙碌的身影,将满满的爱意揉进每一份精心准备的早餐。他们眼角的纹路里藏着岁月的痕迹,却始终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前行的背影。而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汇聚成一股磅礴的暖流。警察在考场外严阵以待,他们挺拔的身姿是守护梦想的钢铁长城;环卫工人们在黎明前悄然清扫,让街道以最整洁的姿态迎接追梦人;志愿者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用微笑与服务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考生们前行的道路。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高考之路,正因这满溢的爱而熠熠生辉。

走进高考考场,紧张的氛围如一张无形的巨网,将每一颗年轻的心紧紧包裹。然而,总有一些瞬间,如刺破乌云的阳光,温暖而明亮。那位坐着轮椅奔赴考场的少女,在民警们的悉心护送下,缓缓驶入考场。他们默契的配合,坚定的眼神,如同坚实的翅膀,托起了一个少女的梦想。这一幕,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梦想的礼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光芒。它无声诉说着: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没有任何障碍能阻挡信念的力量,而善意与温暖永远是照亮前路的明灯。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是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洗礼。“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数个日夜的拼搏,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都在为这一刻积蓄力量。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背负着难以言说的焦虑与迷茫。就像少年小明,为了心中的科研梦想,他与时间赛跑,与难题较量。但模拟考试的失利也曾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迷雾,在困惑中寻找方向。然而,挫折从未将他们打倒,反而让他们在困境中学会成长,在压力下变得从容。正如一位考生所说:“高考让我懂得,全力以赴,不问结果,便是对青春最好的交代。”这场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一场关于勇气、坚持与自我超越的修行。

当笔尖触碰试卷的那一刻,沙沙的书写声,是与梦想的深情对话。每一道试题都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每一次思考都是跨越知识海洋的风帆。他们在考场上挥洒汗水,书写青春,用智慧与勇气描绘着未来的蓝图。而考场外,父母们翘首以盼,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担忧与期待。从清晨的陪伴到黄昏的守候,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他们始终坚守在考场外,用无声的爱为孩子加油鼓劲。那一个个等待的身影,凝结着世间最纯粹的期盼,成为考场外最动人的风景。

高考,不仅是考生个人的战斗,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盛事。从古至今,求学之路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代的科举制度,让寒门学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求学者。如今的高考,同样为广大学子敞开了希望之门,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父母的爱,穿越时空,始终如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今之父母虽无这般传奇,但他们为子女的付出同样令人动容。社会各界对高考的关注与支持,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交通管制到环境整治,从物资供应到志愿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考生的关爱。这是一场全民助力的梦想接力,彰显着社会的温度与力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考作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从来不是旅途的终点。当最后一科考试的收卷铃声响起,那些伏案疾书的日夜、考场外守望的身影、陌生人给予的善意,早已化作生命长河里璀璨的星辰。成功是新征程的起点,印证着过往的汗水;失败则是成长的养分,孕育着重生的力量。考生们终将带着这份独属于青春的勋章,携着满溢的爱与希望,迈向未知却充满可能的远方,让奋斗的足迹在时光里延伸,让青春的理想在岁月中绽放。

回望这场青春的奔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每一盏深夜未熄的台灯,都曾照亮过困惑的脸庞;每一双考场外凝望的眼睛,都饱含着无声的鼓励;每一次陌生人递来的温暖援手,都传递着人间的善意。这些片段交织在一起,早已镌刻成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诗行。忽然想起2019年6月10日,我将心中的感慨化作一首小诗,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此刻,谨以此诗,寄托心声,致敬每一位在高考路上拼搏的考生:

《七律・高考赋》(新韵)

奔流江水滔滔去,

勤径书山岁月长。

一意成龙游碧海,

十年磨剑试锋芒。

车接车送无多路,

心念心凝入考场。

刺股犹新曾润色,

针锥不快也发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