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自农的头像

余自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6
分享

仲秋的南旱河

时入仲月,北方雷声始收,降水稀少,湖河渐涸。京西的南旱河也不例外。前一段的涨水已然褪去了。随之而远的还有夏秋之交的喧闹。与淡云轻飞的长天相映,缓静的水面,盈盈然泛着一汪愈加浑浓的秋意。一丛丛柔曼的水草,宛如或绿色、或黄色、或褐色的精灵,在澄澈的水下悠然飘荡着,衬托着一派秋静。

栈道旁、坡岸边的睡莲,开始露出些许倦意,圆阔的叶片边缘染了锈黄,无力地半浸在水中,似有一种繁华过后的慵懒。然而,还是有那么几朵莲花,静静地开着。花瓣依然是那样的纯净、粉嫩。仿佛心有所念,还在痴痴地等待某位故人的到来;或是使命使然,期冀再多度化一些凡夫俗子。那模样,既惹人怜惜,又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温婉的禅意。

游人纷踏栈道的声响,忽然惊起草窠里的一群蓬雀,“噗噜噜”地箭也似的飞向一片密集的狼尾草丛。初秋时节,这些狼尾草还不显山露水,而此际已然霸气侧漏了。如剑的茎叶,昂立的紫红花穗,有如一群桀骜不驯的野狼,旁若无人地立着尾巴。秋风过处,便摇出一股子舍我其谁的野气来。而栈道边的慈姑,虽然憔悴了几分,但依然托举着它尖尖的蓝花穗,样子依然秀气娴静。无意间将狼尾草的霸气冲淡了几分。

仲秋的南旱河,夹岸花草的主色调忽然调成紫蓝色了。那高出草丛秀着紫蓝花的是紫苑。而伏地漫开着蓝紫花的则是荷兰菊了。二者都属于紫苑属。但前者是中国的原生态品种,抗寒耐涝,野生于北方及东北亚,常见于山坡、草地。兼有药性。而后者则是紫苑属的园艺花卉,富有观赏性。那一团团柔和的蓝紫,在周遭或黄或绿的背景里,分外醒目。宛如一条条蓝色的哈达,参差错落地系在了仲秋的南旱河两岸。是为南旱河秋静图的点睛之笔。

或许是水位下降的缘故,或是生命力的使然,此际的水竹芋似乎更加蓬蓬勃勃了。那阔大的叶片,侵染着霜白色,愈发显得冷峻;顶梢的花穗依然透着冷艳。与竹一般的杆茎直立向天,俨然一片片竹林破水而出。前一段与其一起拱卫栈道的菖蒲草,被园林工人剪去了枯萎的叶稍,像是一排收起了旗帜的哨兵,倒也干净利落。也更加衬托出水竹芋的茁壮与伟岸来。

昼夜的温差,让挂在胡枝子柔韧枝条上的紫红花瓣,变得更加细碎了。 一阵风过,树丛间便下起了一场极小极安静的花雨。 太阳渐渐西斜时,给南旱河长廊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 此时,河鱼最为活跃。一些碎花,被晚风无意间吹落在了河面,自然吸引了正肥的河鱼,不时地跃出水面抢食,好像鱼儿们也懂得“抢秋膘” 啊。是的,万物开始凋零的季节,也是万物开始积蓄能量准备越冬的时节。一物的凋零,又成为另一物的生命基料。秋静的表象下,原来正激荡着生物能量转换的不息波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