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西营
孙传志
正值初伏,西安定居的同学开辆商务车把我们一并载至40多年前的母校所在地---西营。一路疾行,一小时抵达。小憩,去蔓营民宿。蔓营村位于白河县西部,距十天高速双丰路口8公里,16平方公里,水田200亩,山水底色,冷水河款款流过,水势缓、河道宽,在蔓营绕个弯儿,造就了连片水田,山水秀丽、自然天成。山有水则灵,水有山则秀,环境宜人,是远近闻名的“省级生态村”。踏进蔓营映入眼帘的百亩荷塘,那粉白荷花露出嫩蕊,荷叶上的水珠悬颤着,早有蜻蜓停在荷尖,知了在柳枝头鸣叫。像是走进了一幅绝美的山村风景画图。
荷塘尽,稻苗绿,阳光滚烫,田埂边稻花飘香。沿着稻田阡陌小路徐行,南瓜、黄瓜、葫芦、西红柿、青椒比比皆是,赏心悦目。观赏区有孩子们的笑声,采摘区有妇人们忙碌,休闲区有游客们嬉闹。在田埂上和故人聊天,他得意地说:老伙计,我们村过去穷,现在呢,稻子能观光,莲藕能卖钱,夏赏荷,秋收谷,日子好着呐。我们会意,那是实话实说,真情流露。几年前,应邀来过,当时有位作家席间随口道出“河塘垂柳生态家园蔓营古刹一枝独秀,巴山民居百亩藕塘蔓营道观姹紫嫣红。”恰是生动传神的描述。上一次是清明时节仍然记忆犹新:蔓营民宿春风荡漾,妩媚浪漫,生机盎然;春掀水边,花红田岸,鸟戏枝间,芳草连天三月地,春风轻拂十里堤!在堤岸上漫步,一群群河鸭在水中相随,一树树桃花早已赶在春风的前头,把美丽的姿容呈现在人们的视野,春光总要把春天留住,她们以蓝天白云为帽,以金黄菜花为裳,相互依偎,相互映衬,心心相印,把一份情一份意留给忙于生计的人们。勤劳的蔓营村民正趁着春天将几万斤莲藕种在田里,打造荷塘百亩、荷塘人家、荷塘月色……
“春天栽荷插秧、夏天采莲拍照、秋天感悟丰收、冬天品尝杆酒”。蔓营已成为周边群众茶余饭后散步的绝佳地点,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已经彰显出旅游特色。虽是盛夏,气温持续攀升,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炙烤着大地,但蔓里时光游乐场的游客们总是兴致不减。如今的蔓营,凭借“全省生态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两张金名片,成为陕南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上演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我们了解到,荷花稻香只是蔓营村打造田园综合体的一部分,接下来还将修建绿植艺术观赏带,山河漫步艺术环廊,吸引游客观光体验带动当地发展。西营镇八月风光秀,蔓营村景致怡醉人。火热的时节,蔓营村的美景醉了游客,醉了天地!
母校白河县第三中学变化太大,几乎认不出了。毕业于白河三中的学生,科以上干部近200人,市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英模100余人。学生刘安林在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被誉为“当代董存瑞”;“优秀基层干部”纪委书记万里春是白河“三苦”精神的忠诚实践者;在三中工作或学习过的教师,遍布全国1000余人。西营新建村一青年被共青团市委授予“青年建设家乡标兵”荣誉称号。湘北感慨:唯有40年前的一棵法国梧桐是个旧物件。
西营地纳小河之灵动,脉承五岭之气阳。家园依山傍水,民居高楼平房。西营大美,山水形胜,自然氧吧,板栗银杏,天然宝藏应有尽有。洋芋拌汤菜豆腐家乡真味,天然原生坡地,自具诗情画意;森林绿色原野,恰是情境交融。春天鸟语花香,夏则麦浪滚滚,秋有黄叶,冬有白雪。水清洗风尘,山绿可养心。行走在田间小路,连片的花海、错落的村居,共同勾勒出西营大镇静谧村居生活的生动图景,这个秦巴山坳里的珍珠正绘就着“全镇皆景”的乡村蝶变。
天下名镇安在哉?众口一词夸西营!
游览毕,发小的老婆孩子精心准备了酒席,开怀畅饮,酣畅淋漓。五十年,阅尽人间世故,方知同学之亲密无间。同学学友如陈年老酒,越久越觉醇厚香远。数今朝念往事,相以濡沫,便有了打油诗:
弹指一挥数十秋,江山无恙我重游
韶颜稚齿春拂面,白鬓苍发秋染头
岁月无情人自老,职场无情日方悠
江云暮树栖鸿雁,自由自在聚阁楼
此行,少了春红栁绿,留个缺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