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喬烈夫的头像

康喬烈夫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9
分享

标尺

标尺

选自:《禹雨之期》

作者:霖笔・康乔烈夫

时间:二〇一三年 十一月 七日

地点:柏林 府邸

陈少禹总说:精神世界富足的人,心里都揣着一把特别的标尺。那标尺不刻金银的数目,不记地位的高低,刻度里藏着的是山川河流的壮阔,是世间万物的鲜活。

你若试着在他面前细数财富,说哪家拍卖行的玉器拍出了天价,说刚提的新车如何亮眼,他只会笑着望向窗外——或许是檐角垂落的雨珠正砸在青石板上,或许是远处山尖被晨雾染成了淡粉,眼里满是平和。于他而言,那些被追捧的浮华,不过是天地间一粒反光的尘埃,远不及春风拂过麦田的轻响,不及秋虫在草间振翅的细碎声来得真切。他的世界早被这些自然的生机填满,哪还容得下刻意炫耀的俗物。

待人时,这把标尺更显分明。遇着腰缠万贯的人,他不会往前凑半步,既不打听对方的产业,也不琢磨如何攀附,只按寻常礼数相待,眼神里没有半分谄媚;碰着衣衫朴素的人,他也不会往后退半寸,即便对方手上沾着泥,说话带着乡音,他仍会耐心听着,递过一杯热茶时,指尖都透着温和。他从不用“贫富”给人贴标签,在他眼里,皮囊下的品性才是要紧事——是见了弱小时是否肯伸手,是说了承诺后是否肯践行,这才是标尺衡量的“分量”。

他身边常聚着的,也都是标尺量过的人。有守着老书摊的掌柜,三十年来给学生打折,自己却总穿洗得发白的褂子;有住在巷尾的阿婆,每天清晨扫完自家门前,总会多扫一段路,怕上学的孩子踩了露水。这些人或许没什么名头,却都带着一股子端正劲儿,和他坐在一起喝茶说话,不用客套,不用设防。而他偶尔也会“服软”,却只对那几个放在心尖上的人:母亲嗔他天冷忘加衣,他会赶紧把外套拉链拉到顶,笑着说“下次准记着”;发小拌嘴时红了脸,他会先递过块糖,嘟囔一句“算我刚才说得急了”——这份柔软从不是妥协,是把偏爱别在了标尺旁,成了藏在细节里的暖。

旁人若问,那要怎样才能让他多看一眼?其实答案早藏在他的日常里。有回他路遇个姑娘,蹲在路边给受伤的流浪猫裹纱布,指尖被猫爪划了道小口子也没吭声,只轻轻摸了摸猫的头,眼里满是疼惜。后来他总路过那片草地,偶尔会带袋猫粮,见了姑娘便笑一笑,话不多,却透着亲近。他从不说“善良可贵”,可那姑娘没炫耀过什么,只凭那份不掺假的温柔,就轻轻叩开了他的心房。

说到底,他心里的标尺,量的从不是外在的“拥有”,而是内在的“充盈”。思想是土,让标尺扎了根;精神是雨,让标尺生了绿;灵魂是风,让标尺上的刻度都活了——这些滋养着他的东西,在心里悄悄发了芽,开成了一片繁花。红的是悲悯,粉的是真诚,白的是纯粹,不用谁来夸赞“开得艳”,自有着生生不息的热闹。

所以若想走近他,不必翻出存折,不必数算头衔,只需带着自己的真诚与善良。这两样东西最是干净,落在他的标尺上,不用刻意衡量,便知是同类——就像两株相邻的兰草,不用说话,风过叶尖时,便懂彼此都在好好生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