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炎飙炙野,蝉喘雷槌。荷枯鱼遁,井涸尘飞。煮石欲烂,眠簟生煨。忽倾银汉,骤浣朱扉。心舟自渡,静纳凉晖。
17、暑旱忧吟(新韵)
大暑炎蒸似火焚,人间何处避高温?
蝉鸣老树声嘶竭,蛙跃新荷影乱纷。
旱地苗枯忧岁歉,涝乡水涨虑灾深。
天公若解苍生苦,早送清凉慰苦辛。
18、夏夜追凉(平水韵)
荷风暗拂曲阑时,茉莉凝芬浸绿瓷。
萤火巡阶星溅水,琼葩承月露垂丝。
葛衫汗透宵将半,河鼓光摇夜欲移。
拟向广寒分玉魄,为调诗墨染冰姿。
19、夏湖醉吟(平水韵)
柳影垂波暑气多,蝉鸣高树日蹉跎。
绿萝漫绕池边石,白鹭频穿水上荷。
几处莲蓬初结子,谁家菱唱已闻歌。
邀朋同倚湖轩饮,醉看流云渡晚河。
20、大暑乡居(平水韵)
火云慢染暑威围,柳岸寻凉坐钓矶。
蝉唱高林声躁躁,犬眠篱落喘微微。
田夫挥汗锄禾急,渔父收舟踏月归。
最是晚风怜客意,暂分荷气透柴扉。
21、夏夜抒怀(平水韵)
溽暑难消夜诵初,轩窗开处月来徐。
风摇竹影参差见,露滴蕉声断续疏。
莫叹流光如箭疾,但将壮志付犁锄。
明朝展卷云霞淬,欲采扶桑染翰书。
22、伏暑吟怀(平水韵)
炙浪翻空火伞张,乾坤似沸少清凉。
时闻野老谈三伏,偶见儿童戏一塘。
热恼原从心里起,安闲每在静中长。
莫因寒暑分憎爱,且看秋来菊正黄。
23、暑日养怡(新韵)
伏天权做养怡节,爆炒青蔬佐小鳖。
饺沸沉锅消暑热,瓜冰沁齿化烦邪。
闲观稻海连畴涌,醉卧诗丛伴月斜。
万物荣枯皆自趣,心莲绽处胜仙阙。
24、南窗寄远(平水韵)
蕉月荷风入酒卮,南天云树寄遥思。
紫薇影蘸三更露,金盏光浮一卷诗。
曾记兰舟裁雪浪,还邀琼阁语星时。
香江虽隔心能越,为有清辉到海湄。
25、陇上夏耘(平水韵)
尘烟浩渺日熹微,陇上羸牛踏月归。
三伏锄禾蒸赤土,五更担露湿蓑衣。
机喷玉液千畦润,灌洒甘霖九野肥。
忽忆童年瓜畔事,阿娘摇扇扑萤飞。
26、夕照观澜(平水韵)
湖边红蓼渐芳菲,渚上飞凫带夕晖。
禅寺钟传三界远,莲台香绕六铢微。
才观电母撕云幕,又见龙王布水帏。
悟得清凉心是岸,松风满榻自披衣。
27、湖堤晚照(新韵)
栖鸦唱晚绕堤巡,客步长桥带暮云。
孤鹜归巢穿柳岸,落霞流彩染芦津。
湖波影弄千重縠,鱼跃翻开万点银。
忽有渔歌收网近,满船星梦佐鲈莼。
28、湖山暮趣(平水韵)
兰舟闲坐看云飞,松岭遥观暮霭围。
一道清泉悬碧落,半湖烟水漾晴晖。
风来竹径炎威减,雨过莲塘暑气微。
最是黄昏堪醉处,渔歌邀月共忘机。
29、鹭影荷风(平水韵)
满浦荷香暑未消,柳阴深处避炎嚣。
蝉鸣高树声犹沸,鹭立平沙影自遥。
野老垂纶临水坐,村童戏浪逐波漂。
归来且就凉亭饮,漫话桑麻待月朝。
30、芙蕖暑韵(平水韵)
芙蓉照水立池塘,暑气蒸腾韵更长。
翠盖摇风翻碧浪,红蕖浥露散幽香。
出泥未染三分洁,映日犹添一段芳。
最是黄昏凉雨后,琼珠万点戏新妆。
31、夏柯咏怀(平水韵)
英姿傲暑立南柯,历尽炎凉感慨多。
骤雨初晴虹饮涧,熏风乍起柳摇波。
光阴荏苒蝉声老,岁月峥嵘燕影过。
忽忆儿时消夏趣,竹床星夜听蛙歌。
32、虹霄纪梦(平水韵)
漫步长堤暑未消,忽闻云外雁声遥。
一川星火渔舟动,十里荷风酒旆飘。
李杜文章千古在,河山气象此时娇。
且将赤子心中梦,化作虹桥架碧霄。
33、菱荷暑韵(平水韵)
虬枝盘曲舞婆娑,满架藤阴覆碧萝。
鱼戏莲东翻细浪,蝉藏叶底弄狂歌。
已看暑气催禾熟,更喜熏风送雨过。
最是黄昏消夏处,一壶清酒对菱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