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月晋江潮
泉州号称鲤城,鲤城的月光,总在暮色漫过开元寺黄墙时,悄然爬上那棵1300年古桑的枝桠。这棵被雷劈成三瓣却依然生机盎然的古桑,像是鲤城守护的精灵,年年新芽抽绿,仿佛诉说着岁月的奇迹。弘一法师灵塔的飞檐与古桑青枝相伴,让人不禁想起法师圆寂前写下的“悲欣交集” ,四字道尽人生况味,也为这座城添了几分禅意。
雨落时分,开元寺里遮天蔽日的榕树,如撑开的巨伞,庇护着来往游人。漫步泉州小巷,总能遇见一米二、一米五左右的窄窄走廊,下雨时,顺着走廊便可走到对面店铺,买上些特色小物,充满生活的意趣。东西塔静静伫立,东塔镇国,西塔镇邪,虽传说西塔神秘莫测,少有人敢深入探究,却更添了几分古城的厚重与敬畏。清源山的老子像垂耳望海,耳垂的阴影里,《道德经》石刻若隐若现,晨光为其描金,暮色为其添影,道骨仙风,与鲤城的佛韵相得益彰。
晋江则如一艘永远鼓满帆的航船,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向前。侨乡的古厝,藏着太多南洋的故事。屋檐的滴水瓦造型精美,鱼形瓷纹的瓦片承接雨水,檐溜如珠,坠落时叮咚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青石雕窗的碎片价值堪比黄金,家具上的南洋铸铁件,还带着菲律宾的阳光与海风。蔡氏古民居的燕尾脊,在岁月的风雨中,甚至能巧妙地躲避地震,百年瓷砖上,映照着一代代归侨的行囊与梦想。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国外的发展思路与开放思想。
漫步五店市,石板路刻满历史的痕迹,金包银的古厝、及晚清民国别墅与现代霓虹交相辉映。如今,30多家上市公司的崛起,让晋江成为中国的品牌之都。七匹狼的狼头、安踏的弧线、劲霸的茄克风 ,这些品牌如同当年漂洋过海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长成了茂密的森林。曾见过一位老阿嬷围裙上的梧桐花与古厝前卖着土笋冻,及手机里的股票K线重叠,这一刻,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让人深刻理解晋江为何能永不停歇地前行——船头是祖宅的砖雕、石雕、阴雕阳雕建筑承载着历史;船尾是自贸区的集装箱,象征着未来;而罗盘上,“敢为天下先”的信念,永远指引着方向。
“闽海云霞绕古寺,晋江唇齿护城池。”站在时光的渡口回望,鲤城的月光依旧温柔,洒在古桑、佛塔与道像上;晋江的浪潮依旧澎湃,推动着城市不断向前。我与这片土地的17年岁月,早已深深烙印在生命里。即便如今身处北方,每当夜深人静,记忆的闸门总会被打开,眼前浮现出鲤城的月、晋江的潮,耳边回响起古厝檐角的风铃声,还有那晋江古厝青石雕窗上永不褪色的纹路,一切都是那么清晰,那么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