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于伟的头像

于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8
分享

第十场秋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细细想来今天下的这场雨刚刚是今年秋天的第九场雨,可是今天却是立冬的季节。这么慢慢回味今年度过的每一天,从春暖花开到骄阳似火,然后再到秋天的枫叶铺满整座西山,时间也算是过了今年的四分之一。立冬这天,绿色的枣树叶依旧还在树梢挂着,道路两旁的法桐树依然还是叶子长青,这时天上开始慢慢飘下米粒大小的雨滴,从早晨到深夜未见要停歇的迹象。都说每年秋天的第十场秋雨就要穿棉袄了,可是今年的整个秋天从天气开始降温那天算起,印象中也不知下了多少场雨,只不过从气温缓慢下降的时候算起,每一场雨我却都记忆犹新,这不到了今天已经是第九场秋雨了。

从立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生活中的许多琐事都在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开始的时候那些有意义或者没意义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将其放在心上,只是等到天气慢慢变凉的时候,才忽然发觉今年的时间也只剩下四分之一多一点,如此便开始计算起秋雨的场数。今年能让自己想起那句谚语的第一场秋雨是一个比较凉爽的早晨,大街上的行人开始稀松,当有人还穿着短袖的时候,有的人却已经穿上了夹克或者长衫,他们在这秋雨中来回奔波,而我虽然感觉到了凉,可是自觉着倒没有什么大碍,直等到长时间站立在细细的雨中时,禁不住浑身一阵的冰凉,所以才开始意识到秋天已经到了我们身边。每一场雨之后,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从短袖到长袖,然后到夹克长衫,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也仅仅是皮肤在空气中觉着凉凉的那种触感,直到今天这场雨从天上飘落,才真正地感到时间过得真快,毕竟今天是立冬的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当然也是人们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称呼,就在这几天不少人开始到西山欣赏红枫,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也会出现朋友们到西山枫树林里打卡的图片,而我因为工作原因却没有时间去享受这大自然的美妙。

曾记得在我成年没多久,那时父母还健在,我们老家原本是在豫东平原,后来阴差阳错郑州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虽然河南郑州到了秋天也有茂密的枫树林散发出枫树的香气,可是那种感觉总没有北京西山的枫树林来的直白和自然。就这样在北京读大学的几年中,我几乎每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都会邀三五朋友到西山玩耍,二十多年前的北京西山没有现在这样的数字化,如今的西山电子门票、高德地图等等在那个时候都还是我们这些学生心中的奢望。那个时就在西山枫叶都红了的时候,完全是同学们到了西山之后才感知到的,然后回到学校口口相传,等到我们这几位得到消息的时候,西山的枫叶也已经接近了尾声,而现在像这种消息半个月前国家园林局就发布了预告信息,并且还提醒大家在欣赏枫叶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时间不等人,也许过了这几天,等到观赏枫叶最佳时期过了之后,就要等到明年才行。现在慢慢回忆二十年前和同学一起到西山欣赏枫叶的美好时光,大概也就是“十场秋雨要穿棉!”的时间,如今还能想起来那时我们组团去西山的时候,每个人都穿着棉服的情景。

时间不饶人,现在已经记不起老家的样子了,可是还能够想起来到了秋冬交替的时间里,自己幼年的身体在最后一场秋雨中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情景,那时寒号鸟在树上悲戚地哀号着,黄色的落叶慢慢从树上飘落下来,景色虽然可谓美妙,然而这种冰冷的感觉总不能让自己变得平静,如果说是激动那也并非完全是,毕竟在秋雨中谁也不想去忍受冰凉对身体的考验。因为家庭贫穷,只有到了要穿棉的时候,母亲才会把我那件穿了几年的夹袄找出来,当穿上夹袄的时候,身体上那股暖流就能瞬间让自己变得异常幸福起来,也许穿夹袄的时间就是“第十场秋雨”来临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只顾着玩耍,也不会认真地记录着秋天每一场雨的情景,只是凭借着秋天里的感觉才让自己变得愈加快乐。后来就是离开故乡跟着家里人来到郑州,二十多年前郑州东郊有一个森林公园,那个时候每逢秋末冬初也都会三五朋友一起或者自己一个人来到这里,站在高处欣赏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松林、枫树林,或者其他几十种说不上名字且有无数棵树木排列组合成的小森林时,心中顿时也会激起许多对大自然的热爱。

那时我们家在郑州西郊,从郑州西郊到东郊虽然不远,可也有几十公里路程,从家到森林公园需换乘几次公交车,然而那些年郑州因为生态环境失衡,每逢秋天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干燥之感,也只有到了东郊的森林公园才能让人感觉到秋天的本意。随着年龄增长,后就来到北京读书,如今细数起来从离开郑州到现在,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自己个儿从当初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已近年过半百的壮年,在这二十多年中每逢秋末冬初都会感到一种对时间难以割裂的不舍,特别是最近几年对北京西山感情更增加一些依恋之情。特别是到了满山枫叶落满地的时候,也就是在每年的第十场秋雨前后,北京西山那些万千种迷人的景色拉扯着心灵的感觉,不单是一种不舍,这好像恰似万千种迷离一般,对这种美景的热爱始终是魂牵梦萦似的。然而,因工作或者生活的原因,每逢园林局发布赏枫最佳时间的档口,自己却总也脱不开身,也算是忙得一塌糊涂导致自己没有闲暇的时间到红枫遍野山林之间陶醉一番。或者到了我这个年龄,日子过得匆匆忙忙亦或是正常现象,虽有对大自然的万般热爱,可往往都会感到身不由己,生活的压力把自己搞得喘不过气来,可是自己总也找不到办法去解脱这种束缚,最后在许多种让自己实感难耐的情况下也只能自我安慰罢了。

对大自然的热爱,有时候也只能埋在心底深处,人到中年万事休,如今早已没有了青春懵懂时的激情,时光碎片早已把自己打磨得通透圆滑,身上那些棱棱角角早已被时间磨平,现在虽然能感到安逸,可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总也找不回来了。这不就在这场秋雨过后,昨天还是立冬的节气,今天我虽然穿上了厚重的棉衣,然而自己却总觉变得懒惰了很多,在北京生活二十多年以来今年这种对秋天的感觉总觉着是第一次发生,如此自己禁不住问自己这是什么情况,难道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吗?步入冬天的第一天,就在深夜,我默默地披着自己冬天才穿的棉袄来到大街上,看着法桐树上茂密的叶子被路灯照得透亮的时候,这时才感觉到冬天真的来了,不然法桐树叶还会像夏天那样温柔,可是现在这法桐树叶却是如此的坚硬、厚重、没有一丝夏天的灵动。裹了裹棉衣两侧的衣襟,时不时还会感觉到阵阵凉意,可是这种凉是属于秋天的,并不像冬天的冷让人感到万般的无奈,这种冷是秋天所独有的另类惬意,然而有了这种感觉的当下时间却到了冬天,如果没有节气表的标注,说不定我还依然认为现在还是秋天,这是对时间的留恋与不舍吗?拉了拉衣襟裹了裹身上的棉衣,抬起头看着道路两侧的法桐,禁不住又开始浮想联翩起来,想着想着又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在郑州生活时的情景起来。

今年的第十场秋雨之后,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冬天,可是这几天总没有以前那种入冬的感觉,可能是大自然对人们开的玩笑,也可能是人们的自身错觉,如果仅凭感觉就能够将每一个节气划分得清清楚楚,那么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就不仅仅是现在这么单调和乏味了。现在想想,每年的第十场秋雨之后,有几次我都到过北京的西山,看着漫山的红色枫叶,的确也能让人陶醉其中,可是很多时候都不是在秋末冬初这个时候来到西山游玩的,现在也想不起来是哪几回在什么时间到西山这里了,西山并非全部都是枫树林,也有当地村民承包的经济林或者果树林,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穿着棉袄骑着共享单车在山里边游玩时的情景。那次一个人来到山里边,天是昏暗的阴天,时不时还会飘来几滴毛毛细雨,就在筋疲力尽的时候眼前一亮忽然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是在对面的山脚下,村庄被周边的果树林团团包围着,紧接着我就骑着单车朝着那个村庄奔去,还没有进村就被道路两旁卖红枣、栗子的箩筐吸引住了,然后就把共享单车停在路边,经过仔细打量才发现这路两旁只有红枣和栗子两样东西,且又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摆放在道路两边,红枣和栗子又是相同的品种,没得挑选。好几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今想起来那种情景怎么又是那么的熟悉,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就是那次山里行,到现在都没有忘记,难道这仅仅是物品单一的缘故还是对秋收后的眷恋呢?

本来是想到深山之中欣赏红枫林的,最后误打误撞进到了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经济林带,红色的枣子清甜可口,这是山林边特有的味道,山里边的栗子个大饱满,现在想起来依旧是回味无穷。这也许就是十场秋雨过后的样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深山之中,就是这单一乏味却能把红枣、栗子种出特色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这里的村民做到了。离开小山村跟着手机导航又骑行了一个多小时时间,顺着逐渐变宽又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的柏油马路,眼前却出现了一个集镇,这里所售商品种类很多,有初级农产品也有高档商品,如果说是世外桃源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这里的初级农产品还是比较新鲜的。这时天上的雨就像今天的雨一样,总有米粒一样的大小,在天空中慢慢滴落到地面,不远处看到了来往城里的公交车,打开手机导航确认附近就有一个公交车站,可能是因为气力原因我把共享单车停在了路边之后就顺着导航寻找那个公交车站。

那几年不少人喜欢离开城中心来到这样的村落或者小镇购买新鲜食材,公交车上也就有很多来这里买菜的城里人,上了车观察了一番车上的这些乘客,然后就坐在座位上睡着了,随后又换乘了几次公交车才到达市内。到了市内的时候天空还是阴沉着,还一直下着米粒一样的雨,城里的景色和现在差不多,还依旧非常热闹,当然也有别山村里边那种寂寥,山村的宁静自不待言,红枣的甘甜至今还能让人回味,只是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偶尔来到农村却又显得那样的孤独。今天站在街道边的法桐树下,品味着十场秋雨后的味道,看着满树的绿叶内心那种落寞慢慢地变得火热起来,当米粒大小的雨滴从天空落下的时候,一种久违的清新更显喧嚣中的宁静。米粒一样的雨滴打湿了轻薄的棉衣,我默默地站立着,回忆着二十年来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场景,内心逐渐开始变得异常平静下来,这种平静就像顺其自然一样,让自己慢慢地去感受人间烟火,让自己静静地等待着秋天带来的美好。偶尔一片绿油油的法桐叶子从高处随着雨滴落下,然后轻轻地飘落到地面,这份感觉是那样的轻盈与自然,气氛又显得那么的融洽,仅凭这雨中的语言就能感受得到大自然的美妙。

城市中的喧嚣让自己变得非常平静,这种平静不是那种什么都不去想的无所事事,而是忙碌之余闲暇之后的空空然。十场秋雨已过,时间慢慢来到冬天,今年立冬并不见得十分寒冷,一件薄薄的棉袄就能够让人感到浑身的温暖,今年的这种感觉是往年所没有的那种感觉,也许是今年农历闰六月的缘故,才让人感到秋末这种另样的温暖。洗去尘埃迎接冬天,过了立冬这个节气,北京城开始变得寒冷,甚至是让人瑟瑟发抖的严寒,今年秋天最后一场细雨过后,马上就会迎来冬雪,或者会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到时候法桐树上的绿叶也会很快变成黄色再缓缓飘落,直至满树的树叶完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擎举着这片蔚蓝色的天。雨中的我站在树下,不停地思索着,雨中的宁静让自己显得异常平静,从身边经过的人们嬉笑着、打闹着,看着他们如此的热爱生活,我微笑着望着那些人远去的背影,注视着眼前法桐树上的绿色叶片,不再感慨这秋末冬初的景象,也不再像往常一样浮想联翩,那些从天空落下的雨滴就像泉水一样清澈,我的心灵在这泉水中尽情地玩耍,洗却心中覆盖着心灵的污垢,然后慢慢地回到干净的四周。

十场秋雨要穿棉,让我从自我烦闷中解脱出来。今年可能还像往年一样那么匆匆忙忙,没有了时间再去欣赏西山的枫树的壮美,可是曾经的记忆总在内心变得异常安静,如果说内心是一个世界那些壮美的画面就像内心世界中的群山,有时候烟雾缭绕有时候火红一片。第十场秋雨是一个概数,哪能够真会在每年的第十场秋雨之后天气就突然变冷呢?有时候人们在面对很多种事物的时候都有多种纠结,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心结出来,那些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像秋天的雨一样,有时候凉彻心扉有时候又那么空旷无奇,很多时候又能够让人变得心旷神怡。秋天当然也是丰收的季节,当瓜果遍地的时候人们就不会过多的在意因为季节的原因,所引发出的诸多内心的变化,每当漫步在秋末的街道上,回想起故乡秋雨中从泥土里渗透出来的味道,那种甘洌与香甜相杂糅,伴随着泥土的气息散发出阵阵冰凉,着实让人魂牵梦萦起来。如今在城市生活久了,记忆中的味道还在,还能够很清晰的回忆起来,然而这种能够让人变得清新与淡然的都市之秋,却又显得如此亲切,细细回忆着过去,第十场秋雨就像随手就能捏得住的东西在眼前不停地晃动着,可是当你真的去用双手承接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们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情,面对大自然的变化,内心也在不停地做着调整,特别是面对季节更替的时候,人的感觉必然会产生多种变化,可是被岁月沉淀的内心之中,不变的永远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