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休前办公室门前的墙角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一个家燕窝,我看到家燕进出巢穴的场景总是充满着灵动之美,离巢时先探出小脑袋四处张望一会,随后猛地蹬腿展翅,在办公楼道上,有时也会飞到我办公室里,在我眼前盘旋几圈。家燕飞行时如黑色闪电,回家接近巢穴时会突然减速,轻盈地收拢剪刀状的尾羽,优雅地转身滑入巢中。
望着我办公室门前墙角上这个温情的家燕窝,我不时会冒出个莫名的预感,总觉得会与家燕发生什么故事。
每年春分,总有一群身着漂亮燕尾服的"老邻居"准时归来。它们用尾羽剪刀裁开柳梢新绿,将泥巢稳稳黏在人们的屋檐下,这种跨越千年的默契,早已成为农耕文明生动的注脚。
家燕对人类的亲近源于深刻的生存智慧。它们选择在人类房屋旁边筑巢,既可躲避天敌侵扰,又能分享人类炊烟驱散的蚊虫。而人们总为这些美丽的"报春使者"保留一窗檐角,记得我小时总爱踮脚数着巢中雏燕的绒毛,老人常会念叨"燕子来家,富贵开花"。这种共生关系,在《诗经》"燕燕于飞"的吟唱中传承至今。现代城市里,玻璃幕墙割裂了传统栖息地,但仍有家燕执着地寻找空调外机缝隙筑巢,那是家燕与人类原始的生存共鸣。当最后一批家燕在秋分南迁,空巢就像一枚小小的句点,标记着又一段温暖的时光循环。人们细心守护着家燕温暖的时光循环,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家燕的泥巢,更是文明与自然相互馈赠的古老交融。
无巧不成书,与我彼此熟悉,关系友好的她,芳名也叫燕,因为她自己的原因,发生了一件严重的事,2015年春分时节,她来找到我,请求我帮帮她。“你姓刘,我也姓刘,我俩就是一家人,我就是你刘家的燕啊。”青春活泼,柔情阳光的燕,刘家的燕,歉意、内疚、诚恳、甜蜜的恳求,我答应了。对她的严重问题,我没有严肃处理,她对我的感激热情,我也没有严肃应对,结果让她的男友抓住了把柄。第二天,又有一个陌生男加入了进来。陌生男竟用我与燕,刘家的燕发生的把柄之事,当着他人的面,对我赤裸裸地语言要挟,吓得我血压升高,双腿发软,我不得不按照陌生男的所谓规矩,交出了金额巨大钱财,满足了陌生贪男的贪婪。几天后,燕打来电话,歉意地表示她会把那钱退还,我冰凉的心顿时又感到了宽慰,我在电话中对刘家的燕称赞道,你能主动提出退还警方认为“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处理”钱款,说明你学法,懂法,守法。
睡梦中,一只家燕从我办公室门前墙角上的家燕窝,悄然飞到我的身边,这只美丽的家燕仿佛像认识我似的,它慢慢靠近我,先站在我身旁温情地看了我几眼,然后亲切地跳到我大腿上,我也感觉好像认识它似的,我轻柔地抚摸着它柔软、漂亮的羽毛。“你怎么还这么执迷不悟的欺骗我,还在胡说那钱是人家自愿给我的,我从来就没有向人家提要过一分钱,也没有告诉过人家我的银行卡号,警方经过调查,已明确回复人家‘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处理’,就已清楚说明这钱就不是人家自愿给的。肯定是有人用人家的把柄之事,要挟了人家,这可能会涉嫌违法所得啊!所以我必需马上把钱退还给人家”。我仿佛听到刘家的燕怒斥她男友的声音。
蒙胧中,刘家的燕悲伤地告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怎么会知道了警方给我的“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处理”的回复,知道了那天发生的银行非正常大额转款,收款是她的银行卡。她发现人们看她的眼光突然间是那么异样,那么犀利,而她的银行卡又一直在她男友手上,她多次向男友提出退还那钱款,都遭到了她男友的坚决反对。所以刘家的燕至今也未能实现退还的心愿。她感到人们现在对她的目光,仿佛就像子弹一样,会射穿她的身体。
我真的是好委屈,好难受,我多想是一只家燕,飞到天上去,这样就可以避开人们的异样目光了。蒙胧中,刘家的燕无奈地告诉我。
明媚的晴空下,我看到家燕美丽的身影划出灵动的弧线,尾羽如剪裁开气流,翅膀快速地扇动,泛起青黑色的绚丽光泽,婀娜的身影与白云相互追逐,把整片蓝天都飞成了流动的水墨画。
我手机铃声响了,惊醒了我的蒙胧,那只家燕已不在我身边了。我真爱这个神奇的故事,我要记下她,题目已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刘家的燕》。我怱忙打开电脑。电脑键盘节律的敲击声,仿佛在向远方的她,刘家的燕传送着我的大脑电波:相信“通过司法途径处理”,一定会让那个陌生贪男学法,懂法,守法,相信“通过司法途径处理”,一定会还刘家的燕“学法,懂法,守法”的清白。
古人云,敬畏法,朝朝乐,不守矩,日日忧。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生活在法治中国的每一个法治公民,都应认真学法,真正懂法,坚决守法,用法治的阳光保障我们的安居乐业,用法治的阳光不断增强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我已退休七年了,我仍时常惦记着我原办公室门前的那个亲切的家燕窝,也不知那个温情的家燕窝现在是否还依然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