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一则消息引发我好奇:庐江县汤池镇“三冲巢湖源景区”获批国家AAA级。据说,这里能登山览田园,能感受四季山水梦幻,还能观赏千亩红岭杜鹃的绚烂。
自小学起,便听老师说巢湖源自大别山,因形似鸟巢得名。对此,我深信不疑多年。汤池怎会冒出个巢湖源头?带着疑问,我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汤池,温泉之乡,坐落与庐江、桐城、舒城三县交界。山绿水清,鸟语花香,生态优美,风光秀丽。这里是“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佛教圣地,也是千年古镇“东坑泉”。王安石曾留下诗句:“寒泉时所涌,独此沸如蒸”。
清晨漫步马槽河畔,两岸风光中,最生动的是河中洗衣的女人们:或站或蹲,棒槌起落,笑语低语。四季朝暮,她们结伴而来,边洗涮边谈笑嬉闹。马槽河是汤池人的母亲河,早已融入她们的日常。
河岸一片天然林,名曰“相思林”。林中有双生、三生乃至四生同根的树,当地人称为“相思树”(学名枫杨)。此树常绿,生长快,耐旱,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护岸的良材。
林中有棵“四世同堂”的老枫树,年逾五十。林中还遍植迎春、映山红、松柏,这片葱茏绿海,是汤池人天然的氧吧和休憩地。
昔时马槽河洪水常侵两岸。为防水患,村民早早将这片相思林作为防护林精心守护,如今已逾两百亩。相传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凄美故事就发生于此。当地政府建起孔雀东南飞祠堂,吸引游人纷至。
沿马槽河从北向南行,出汤池城便是金汤湖。金汤湖上游,马槽河的源头,便藏在海拔564米的起风尖山脚下。山泉汇入马槽河,经金汤湖注入巢湖,成为巢湖南岸九大源头之一。
此行正值仲秋,“秋老虎”却发着威,气温高达37℃。当地人笑言,进山便凉快了。
从汤池禅茶谷出发,沿彩虹公路南行十余公里,抵达三冲村。此村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如大别山余脉托起的一颗明珠。村口石碑刻着“三冲汇流,巢湖之源”八个红字。
“三冲”乃三处山冲简称。村名源于其地理:东、南、西三面环山,涂冲、江冲、林冲三村成扇形分布,又呈犄角呼应之势。“冲”,在庐江方言里指山间平地。
所谓“三冲汇流”,是指源自起风尖山脚的泉水,形成大寨河、小寨河、交洼河三条溪流,分别流经江家冲、林家冲、涂家冲,最终在此汇聚,经马槽河注入巢湖,故有“三冲汇流,巢湖之源”之说。
石碑旁清浅的小溪便是马槽河上游。河水清澈见底,蜿蜒前行。岸边垂柳叶色初黄,缀于枝头,落于水面;远山层叠,秋色浸染,树叶由浅黄至深黄,晕染出梦幻的水墨画境。原来乡野秋色,也能如此火红炽烈。
溯溪向起风尖山行去,清流在脚下欢唱。两岸秋意已浓,泛黄的草丛里点缀着不知名的紫色野花。若在春日,桃花红杏花白,定能将河岸点染得春意盎然。此刻车窗敞开,浓浓的秋意混合着热浪扑面而来。
车行至三冲村尽头,仅五分钟便需徒步进山。绕过一片农家菜地,山芋、大蒜、萝卜长势正旺。农舍门板上红彤彤的春联,仿佛还带着年节的余温。
站在村民门前,可见三条溪流于寨洼山施庄交汇,汇入马槽河。村民指点道:“这三溪交汇处便是马槽河上游,巢湖源头所在。”这里水质清冽,可掬而饮。夏日可见鱼虾嬉游。抬眼望不远山腰,星星点点的民房,据说是合肥市海拔最高的村庄。
跨过溪口,百米外有指示牌标注山路与景点。循牌而上,穿行山林。路渐崎岖,但见远山云雾缭绕,如披轻纱,恍若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沿途群峰环抱,飞瀑无数。龙潭瀑、空谷瀑中,以寨洼瀑布最为壮观,落差百米。近前一处,是棋盘石下的龙井三叠瀑。峭壁分三级,溪水三叠飞泻。
三叠各具风姿:首叠直垂,飞流直下;二叠蜿蜒,直坠深潭;三叠舒缓,汇入河流。仰观三叠泉,抛珠溅玉,似白鹭千羽上下争飞,又如九天琼浆洒落人间。
行至半山,崇山峻岭间又见一瀑,名“猴头大瀑布”。据说丰水时气势磅礴,水雾弥漫,落差三十余米。遥想那飞流,宛如群山中起舞的少女;瀑声水势,经马槽河一路奔涌,终化作巢湖的波浪与涛声。
高山云雾出好茶。野兰花幽香不经意间融入茶园。马槽河作为巢湖支流,其流域的三冲村,盛产特有茶种——“白云春毫”。沿途满山翠绿茶树。清明时节,正是“白云春毫”采摘佳期。
步行十多分钟,一大片茶园呈现眼前。茶叶肥厚,茸毛可见。摘一片嫩芽细品,清香淡淡,微苦中回甘。叶上偶见虫洞,显是天然种植。
山坳里几栋古旧民房保存尚好,周遭却已杂草丛生——这便是寨洼古村落。始建于明代,夯土民居为主,群山环绕如九龙盘珠。村道蜿蜒,曲径通幽。
山民勤劳朴实,民风淳厚,与自然和谐共生。然为子女就学,几年前村民多已迁往汤池或县城。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屋,因久无人居,多成危房。真希望当地能保留好这里的古村老宅,为游人与村民存一份念想。
告别古村,继续上行。脚下石板路渐隐,唯能循溪攀爬。边走边想:昔日村落,定是古木葱茏,小桥流水,青砖黑瓦,安详宁静如淡墨画卷。
此地四时皆景:春来山花烂漫,杜鹃似火灼目;夏至绿树成荫,呼吸间尽是清凉;秋深枫红似火,层林尽染;冬临山舞银蛇,银装素裹……
越往上,山路越陡峭,需一步三停。穿过碎石坡谷,眼前一道银练自崖壁泻下,似地下涌泉。下方是一方约十平米的圆形深潭,水清见底。再往上,便是乱石嶙峋之路。
潭边一方石碑,“巢湖之源”四字苍劲有力——这便是马槽河源头的标志了。眼前这飞瀑,正来自起风尖峰顶。
得益于生态保护,寨洼山植被愈发茂密。山涧清流终年不息,或静卧石间,或隐于深涧,或自高处飞泻,溅起薄雾,弥漫林间。
溯流而上,闻流水潺潺,鸟鸣清脆。古树枝干虬劲,遮天蔽日。浅浅清潭,滢滢溪流,虽无磅礴之势,但正是这涓涓山溪,拽着水草垂柳的根须哗哗作响,才汇聚成八百里巢湖的波光粼粼。
这里山青水秀村庄美。青山连绵葱郁,沟壑民居旁清泉萦绕,松林幽谷间清风徐来。穿行其中,人山情景相融,心境安逸闲适。若在此画境中盘桓一日,月下独行,有明月溪水相伴,仿佛山是你的,月是你的,溪是你的,整个天地,都归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