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永兵的头像

陈永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9
分享

悠然见南山

金乌西坠,暮色渐浓。在淮北市区东部的卧龙山脚下,有个浸润在青色氤氲中的小山村,如梦似幻,令人沉醉。这里便是有着丰富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的杜集区南山村,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南山村本是一个依山而建、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南山人穷则思变,围绕老祖宗留下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用自己的双手让荒山绿起来、让死水活起来、让道路通起来、让村庄亮起来。短短几年间,这里一跃成为名扬皖北的休闲养生、特色景观旅游的“世外桃源”。

结合“长寿文化”,南山村首先精心打造了“一亭一树一雕塑”。“一亭”即长寿亭,以亭廊上的“福寿”主题彩绘图案增添南山长寿元素;“一树”即“千年唐槐”,整棵树虽长在大石板上,却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一雕塑”即“寿星像”,寓意长长久久,是南山村的长寿地标。

沿着南山村宽阔的主干道一路向前,便进入了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这条公路是一条集生态、文化、休闲、景观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被称为南山绿道。

建在半山腰上的长寿亭,是南山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由广场、两个仿古式凉亭和长廊组成。登上长寿亭观景平台,俯瞰南山村,村庄在群山环抱中若隐若现。绵延的群山宛如一条金黄色玉带,将整个村落温柔地拥入怀中。

南山村三面环山,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白墙红瓦的小村庄在绿树掩映中美不胜收,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里四季宜人,环境优美:春天百花盛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银装素裹,真可谓“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南山也”。

站在村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弯清水、一座石桥,乡村特有的淳朴气息扑面而来。进入村子,一棵高大的槐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极具观赏价值。“这棵树树龄已有1300多年了,是唐朝种下的,村里人都叫它唐槐。”陪同人员介绍道。

在村民眼中,这棵古树颇具灵性。“它的枝干有时干枯,第二年却又长出新叶;有时一边干枯,另一边却生机勃勃。”正因如此,每逢传统佳节,村民们都会在树枝上系上红丝带,以此表达美好的祈愿。

南山村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在“千年唐槐”附近,人们建起了一条长约一公里的南山汉韵水街。汉韵水街主要包括徽派建筑风格的商业街及水韵观光水道。河水悠悠,水道上有两座仿古月牙桥。整洁的村道和古朴韵味的水街相得益彰,透出浓厚的古代风韵,使水道呈现岸绿、水清、河美之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惬意。

在村东南,环山公路可达南山景区抱元洞(亦名桃花洞)。此洞分北、西两洞,北洞为主洞,面南背北,洞内面积50余平方米,冬暖夏凉。明清时期曾有众僧在此诵经念佛,香火鼎盛,煞是热闹。

南山村还有汉化石、清代郑氏民居等遗迹遗存,“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传说和“犁下藏刘邦”的传奇故事也发生于此。反映早期南山文化风貌的娄顶山岩画群也位于此处。这些遗存遗址和传说,为南山村增添了不少文化魅力。

走进南山汉文化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四五十块汉画像石,其中不少是珍品,展现了淮北地区浓郁的汉文化。”讲解员详细讲述了南山村的悠久历史。

南山汉文化博物馆采用四合院布局,馆内设有多个常设展览厅,包括“汉韵·盛世华章、淮北风·千年遗韵、南山寿·长寿之乡及精致淮北·美好乡村”展览厅,是一个集中展示汉文化遗存、反映汉文化风情、非遗民俗以及杜集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据介绍,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内容涵盖百业实录、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花异草、宴饮庖厨等。这些汉画像石图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构成与风俗民情、建筑、家具、器物、服饰、法式等,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如今这些精美图案都被收录在《淮北市汉代画像石图录》中。

在馆内珍藏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块题材为“龙虎斗”的汉画像石格外引人注目。“这样的题材在国内画像石上极少见到,很有价值,也很有研究意义。”讲解员自豪地介绍。

在南山村长寿文化广场上,一尊高达12.99米的巨大老寿星雕塑像格外醒目。“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是对老人们最真挚的祝福。

当地有句俗语:“长寿南山走一走,人生至少九十九”。巧合的是,南山村长寿老人确实很多,全村4000余人口中,8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三百人,90岁以上的有上百人。

说起南山长寿的奥秘,有人说与南山村人爱饮“南山茶”有关,也有的说与南山人爱吃核桃密不可分!

插艾草、包粽子、赛龙舟……这是端午节农村不可缺少的习俗。在南山村,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习俗,村民们一直坚守至今,那就是人人要喝南山端午茶。

端午节那天清晨,村民们早早起床,从南山上采摘叶片,将摘好的草药整理清洗干净,经过剪切、水淘、蒸熟、晾干之后,再翻炒而成香茶,这种茶就叫端午茶。据介绍,南山村的端午茶茶性平和,有益思提神、强身健肾、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效用,当地人十分爱喝。为什么要选择在端午那天喝这种茶?据当地老人介绍,南山茶说是茶叶,其实就是野生中草药的茎叶。在村东南的半山上,树木丛生,花草遍地,生长着柴胡、丹参、威灵仙等多种中草药。端午节这天,是中草药叶片最新鲜、药效最佳的一天。早在几年前,南山村端午茶已成功入选淮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还有种说法是当地男女老幼爱吃核桃的缘故。据悉,核桃树在南山村有很久远的种植历史,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在院子里都要种上几棵。南山核桃主要是薄皮核桃,与传统核桃相比,薄皮核桃可提前3年结果,皮薄如纸,用手指便能把核桃壳捏碎,许多人又叫它“纸皮核桃”。从2010年开始,南山村重点发展“长寿果”核桃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进入盛产期,亩产量能达到800至1000斤。中秋时节,核桃进入成熟期,一些市民、村民纷纷前往南山享受采摘乐趣。

抑或许,近年来南山村以绿化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水清、景美、路通的村庄新形象,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村庄干净,树木葱茏,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四季飘香的绿色瓜果,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村落环境,才是让南山村人长寿的真正秘籍。

每年四月,是南山梧桐花盛开的季节。风铃一样的梧桐花肆意绽放,浓郁的芳香随风沁入心脾。不与杏花争春,不与桃花争艳!每年的这个季节,梧桐花就成了南山风景区最高傲的一种花。

一树花香一树暖,芬芳氤氲了四月的南山。

如今是初冬时节,漫步在南山村内,虽见不到梧桐花盛开的景象,却不时能见到村民开设的乡村特色土菜馆、山庄农家乐、皖北民宿、电商超市等。这些第三产业都是在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后应运而生的,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推动了乡村振兴。

南山村还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依托现有自然禀赋,在保留皖北农村自然风光的前提下,先后修建了道路、停车场、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成了核桃园、桂花园、菊花园、杏园、梅园、桃园,这“六园”也已成为南山旅游的新亮点。

为发展乡村旅游,南山人还充分发掘山村文化和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南山”、家庭农场和“南山的院子”,建成农耕文化长廊。如今这些集休闲、养生、研学、采摘为一体的项目,包括已建成的卡丁车赛场、彩虹滑道、蹦蹦云儿童乐园、水魔方水世界等基地,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单位团建前来打卡体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未来的南山村,当百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燕舞蝶飞时,这里将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度假的养生胜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