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大号昌友,我们相识不过数日,却意外地格外投缘。那次省军区组织新任团职干部集训,我报到稍迟,是他主动迎上前来,将我介绍给众人,言谈间既谦虚周到,又丝毫不显刻意。
握手寒暄之后,因彼此尚不熟悉,并未深谈,便各自安顿。听他说起,同寝室的老陆、老梁都是皖北人,一眼看去,便带着北方汉子特有的豪爽气。
不出一天,大家便熟络起来。都是当兵的人,年龄、兵龄相仿,自然少了拘束,几乎无话不说。每晚临睡前,躺在床上的老高常会抛出话题,引出一番热烈讨论,而他,也成了我印象最深的一位。
老高与我同年,年轻而挺拔。一张国字脸,宽额大眼,身材魁梧,个头少说也有一米八,留着干净利落的寸头,说话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任谁看都是个标准军人。
可他又心细如丝,粗中有柔。相处几天,我便摸清了他的脾性。集训期间,他从没偷过懒,手脚勤快,每天都主动值日——盛饭、打水、拖地、打扫室外,忙前忙后却总带着笑,是那种难得的、真正的乐天派。
遇到我们搞不懂、不会做的难题,老高总是热心相助,指点迷津。那些让人头疼的“拦路虎”,在他面前都变得服服帖帖。我和老陆几个兄弟,几乎全仰仗他、依赖他,能偷懒的地方,都心安理得地“懒”了过去。
老高是从地方考上军校的。在校期间,就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毕业之后,从基层连队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工作做得漂亮,深受领导器重。
他说话直爽,做事利落,为人贴心又仗义。用现在小姑娘的话来说,就是长得“帅呆”“酷毙”,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男神”“白马王子”,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
说起自己的家庭、谈起妻子,老高总是满面春风,幸福感藏都藏不住,让人又羡慕又忍不住“嫉妒”。他说,和妻子是在去军校报到的火车上相遇、相识、相知,最后相恋的。
那天,天公作美。两人的座位正好面对面。这一面,便似曾相识、一见倾心。再加上同是砀山老乡,话匣子一开,就再也关不上,趣事说不完,话题聊不尽。
深夜下车,热心肠的老高又一路把她送回家。没想到,这一送,竟被未来的岳父岳母一眼相中,直接认作乘龙快婿,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老高常开玩笑说,那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点燃了一场“美丽的错误”,这才阴差阳错,配成了这对“鸳鸯”。
说起这些,老高那份自豪啊,藏都藏不住。妻子当时也是省城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纤细美丽,温柔优雅,又乖巧懂事——这可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一次上门就被岳父母认可,可见当年的老高,魅力有多大。
每每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高总说还想回头,再找找当初那份魂牵梦萦的爱的感觉。他那满脸洋溢的幸福,常惹得我们几个兄弟心里“闹腾”,后悔自己这辈子怕是没那份“艳福”喽。
老高是寝室里最会“侃”的一位,一旦打开话匣子,便如江河奔流,滔滔不绝。我们几个兄弟常常插不上几句话,只能干瞪着眼,竖起耳朵,听他一个人“演讲”。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好像没什么不知道的。这都得益于他爱看书、爱学习、爱写作。老高说,他什么书都看,但最钟情的,还是长篇小说。
集训期间,每晚在我们神侃之后,他还会独自捧书读到深更半夜。几部“大部头”,没几天就被他“啃”完了。他说,买书、看书、藏书,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和快乐。
老高和我们几个兄弟一样,都出身农村贫苦家庭,是全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来的。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也会聊起自己的“童年苦难史”。有一件事,听得我们几个兄弟心里酸溜溜的,一夜都没睡好。那些苦日子,我们也都似曾相识,感同身受。
老高从小就有个军人梦。那一年,他考上军校,县里派人来接他去面试。他坐在村口那棵大梨树下翘首以盼,终于被人用小汽车接走,又送上开往合肥的火车。老高说,那一天,是改变他一生、让他想哭、让他心酸、也让他永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老高脚上穿着一双裂了口的破拖鞋,带着家里仅有的五十块钱,跟着来接他的人上了车、出了门。可笑的是,到底是谁来接的他,直到今天,老高也没弄清楚。
他的家乡虽是著名的“梨王之乡”,但他从小生长在穷乡僻壤的黄河故道,上学放学,从没坐过小汽车,连火车长什么样,也只是听说过。
对一个没坐过汽车、没见过火车的乡下孩子来说,坐火车去合肥,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能去省城上学,老高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在蚌埠转车时,他怕走丢,只敢远远跟着一个同去合肥的旅客,可怜巴巴地跟在人家身后,不敢多问,也不敢靠近。
到了合肥,为了省下一块钱车费,老高忍着饥饿,从早上六点多开始,孤零零地走在大街上,一直走到下午一点多,才终于找到学校——他几乎用自己的双脚,“量”过了大半个合肥城。出门在外三四天,他总共只花了十五块钱。
回到家,想起自己那段“逛街”的长路,想起几天来的辛酸经历,他关起门来抱头痛哭。老高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老高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生活中的他,有过坎坷,有过舍弃,也有过彷徨和遗憾。
那半个月里,他每晚都要给我们“侃”上一段。说到人生的精彩处、动情时,大家也跟着发出一番感慨。常说:“人生无常,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能相识相聚,就是有缘,是缘分到了。”正如那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今生,我们做兄弟,有缘!
半个月转眼过去,集训生活结束了。面对分别,老高说,人生能有几次相聚?什么时候,都少不了离别。我们也一样,但我们也不同。
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们笑过、闹过、抱怨过,笑谈人生,回忆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到了分别的那一刻,我们彼此祝福,彼此祈盼,紧紧握手,真诚拥抱,互道一声:“兄弟,别忘记我!”
几年后,我因公出差到外地,与老高意外重逢。才知道,他也转业离开了他深爱的军营,而且分配到了和我同一个系统工作——我们成了另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再次相聚,我俩都是既激动,又感慨。激动的是能重聚,有说不完的话;感慨的是,岁月像一把无情的刀,悄悄在我们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我们拥抱,举杯,开怀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