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永兵的头像

陈永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7
分享

心驻风中:我的房车旅行记

最初萌生买房车的念头,源于一种想要挣脱的冲动——挣脱城市里那些钢筋水泥的围困,挣脱日复一日的通勤节奏,挣脱被日程与待办事项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生活。高楼把天空裁成规整的灰块,自由成了遥远而奢侈的想象。于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如春草破土,再难压抑——既然人生难以完美,何不换一种方式,走一段不寻常的路? 

这个念头一旦落地,便迅速生根发芽。那段时间,我着了魔般流连于各类房车论坛,穿行于房车展,在屏幕与现实之间勾勒着“移动之家”的轮廓。终于,在一个晨光初透的清晨,我和妻子驾着那辆亲手参与改装的房车,载着锅碗瓢盆和对诗和远方的满怀憧憬,驶出了熟悉的街巷,汇入远行的车流。

第一次驾驭这个“会移动的家”,我们都显得笨拙。坡起时的迟疑、转弯时的谨慎、倒车时的手忙脚乱……每一个动作都在重新定义“驾驶”。在这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接水、储电、找营地、处理垃圾,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小事,都成了需要郑重筹划的“大事”。可奇妙的是,每当我们顺利接满清水、点亮车灯,在暮色中升起炊烟,那种满足,远非都市中的成就所能比拟。

南方的山水,则有一番韵味,如缓缓铺展的青绿长卷。难忘的是在千岛湖畔的那个夜晚。我们与孩子们约定在此团圆——他们住酒店,我们守房车。暮色四合时,我与妻子并肩坐在折叠椅上,看霞光一寸寸沉入湖心。湖水轻拍岸石,发出温柔而有节奏的声响。“真好啊。”我轻声说。妻子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握紧了我的手。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细碎涟漪。她忽然转过头:“你听,这安静,多么饱满。”是啊,这是一种充盈的、有生命的静,不同于城市中那种空洞的沉寂。在这里,我们不再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而是重新成为会呼吸、能感受的人。

到了春天,我们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向南,驶向心心念念的恩施大峡谷。穿越大别山,地貌渐次舒展,天空湛蓝,流云如泻,大地无垠。行走于峡谷栈道,如漫步云端。初春的风带着诗意的温柔,轻抚过脸颊,也让灵魂翩然起舞。我们在这里见识了清江升白云的奇幻、绝壁环峰丛的险峻、天桥连洞群的神秘、暗河接飞瀑的灵动、天坑配地缝的壮丽。大自然以亿万年时光,雕琢出这令人屏息的杰作。

春夏之交,我们驱车皖南石台,盘山公路曲折颠簸。一侧是刀削斧劈的峭壁,黑石上点缀着斑驳苔藓与倔强灌木;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幽谷,碧莹溪水淙淙流淌,如鸣佩环。一场不期而至的太阳雨过后,山腰间缠绕起乳白色的云带,山岚与林木的清香沁入肺腑,清凉中带着一丝甘甜。

最难忘的是今年夏天,我与妻子陪父母重回第二故乡——山西宁武。南方依旧酷热难耐,而宁武已如初秋,清风送爽,暑意全无。这座千年古城,曾是杨家将镇守的关隘,也是我年轻时工作生活过三年的地方。黄土高原浩瀚而苍凉,干涸的土地上,唯有丛丛骆驼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而这里的夜空,却拥有世间最奢侈的星河。那晚,我将房车停在无光污染的旷野,银河辉煌磅礴地横跨天幕,宛如缀满亿万钻石的光带。夏夜微凉,我与妻子披衣坐在车外,仰望星空,忆起往昔岁月,默然无语。在这浩瀚之下,平日那些汲汲营营的烦恼,都显得如此渺小。

国庆期间,我们去了趟北戴河,遇见大海的另一种深情。湿润的海风洗去长途跋涉的疲惫,这里的海不同于南方的碧蓝,而是一种苍茫的灰蓝,沉稳而内敛。清晨,在鸽子窝公园等待日出,看红日从海平面喷薄而出,终于懂得何为“红日浴海”;登上老龙头远眺,海岸线蜿蜒,帆影点点,不禁想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句,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永恒在此刻交织;午后,穿行于异国风情的老别墅群,聆听建筑背后尘封的往事;夜晚,漫步在老虎石海滩,看游人嬉戏,听潮起潮落。与当地人聊上几句家常,更能感受到这座海滨小城特有的淳朴与温暖。

中秋那天,在天津杨柳青,时光仿佛被施了缓行的咒语。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亮,两旁木结构店铺的窗棂雕花依旧精致,只是漆色在流年中褪成斑驳,像一幅被光阴浸染的古画。然而,若你静心细品,便会察觉这凝滞之下的生动。待到日头西斜,古镇才真正展露出它复杂而迷人的性格。临街店铺次第点亮红灯笼,那光不刺眼,暖融融的,将整条街笼罩在朦胧的暖色中。深巷里飘来年画作坊淡淡的墨香,混着老木头的沉香,醇厚而悠远。生活的气息,在这光与影、香与声中,真实而饱满地弥漫开来。原来,古镇的静谧从非空寂,而是一种深厚的包容——它既容得下百年的沧桑,也纳得进现世的烟火。

红叶浸染时,我们再度北上,奔赴内蒙古赤峰的乌兰布统草原与承德塞罕坝林场。北国的风光,为“辽阔”与“壮美”赋予了形状。乌兰布统四季分明,色彩奔放;塞罕坝林海苍茫,雾霭氤氲。不论你是追寻镜头里的浪漫,还是渴望在旷野中放空自我,这里都不会令你失望。

深秋,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季节。乌兰布统草原披上金衣,白桦林落叶如雨,仿佛上帝的调色盘倾泻而下;塞罕坝林场层林尽染,丹枫似火。你若未曾见过这里的秋,便不敢说见过最美的秋色。我们驾着房车在蜿蜒公路上慢行,窗外是无边的草原与密林。沿木栈道登上山顶,可见白桦环抱的湖泊,金黄色的树影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天然油画。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我们骑马穿行草原与白桦林,沉浸式体验“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当成群骏马奔腾而过,尘土飞扬,那气势,让人心潮澎湃。

在湖北宣恩,我们收获了旅途中最意外的温暖。傍晚抵达这座依水而建的小城,华灯初上时,我们漫步贡水河畔,融入熙攘市集,品尝未曾见过的特色小食。兴隆老街、墨达楼、文澜桥在灯光映照下绚烂如梦。然而尽兴归来,却寻不着驻车之所。正彷徨时,县纪委大院的保安师傅不仅爽快允我们免费停车,还热情介绍当地风物。次日清晨,他更主动帮我们冲洗车辆、加满水箱,一直送到门口,挥手作别。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为整个旅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泽。

当然,旅途并非总是诗意流淌。在前往宁武悬空村的途中,因不熟悉新车性能、操作不当导致离合器烧毁;在唐山紫鹅湖宾馆停车场,因未提前沟通,遭遇保安一夜四次敲门骚扰无法入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这些“不完美、不如意”,如今回想起来,却成了旅途中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忆。它们让我明白,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正是这些意外与窘迫,才让那些寻常的温暖显得格外珍贵。

旅途中,我们最爱把车停在公园或居民区旁,有空就去逛菜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然后在营地做一顿简单的晚饭。黄昏时分,沿湖边散步,看落日将水面染成金色的绦带。这种“慢”与“定”,让心彻底沉静下来。我们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成了暂时的居民,分享着这片土地安宁而悠长的呼吸。

如今,旅程暂告一段落,我们重回原来的生活轨道。归来反思,每次旅程,既是一次身体的休憩,更是一次精神的赋能。可每当我再次被城市的喧嚣裹挟,感到疲惫时,只需闭上双眼——那带着草香的湖面、高原上空的星河、山间清越的水声、大海的包容与日出、古镇黄昏里安详的灯光……便会一一浮现。它们像一颗颗温润的石头,沉在心底,给予我安宁与前行的力量。

那辆小小的房车,载着我们走过的,不只是一段地理的行程,更是一场心灵的归途。它让我确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永远有自由而宽阔的风在吹着。在家等风来,不如推门迎风去。而我们,不过是这风中暂驻的旅人,在移动的方寸之间,找寻着生命最本真的模样——简单,自由,且始终满怀期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