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德花的头像

陈德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爱就在身边

爱是一场无声的花开,没有雷雨那般轰轰烈烈,没有江水那般汹涌奔腾,它于无声处蔓延,在静谧中绽放温柔与美好;爱是一句质朴的问候,没有歌曲那样婉转动听,没有舞蹈那般激情澎湃,它平淡无奇,却在寻常的言语间诉说关切与爱护;爱是反复的叮嘱、家常的唠叨、琐碎的话语,满载着殷切的期望与无微不至的关怀。爱,就在我们身边。

在此之前,我以为这个世界没人爱我。我自己一人从山村坐大巴来到城里,自己学着摸索城里各种从前没在山村见过的交通工具,自己扛着行李箱,找到学校。在之后的生活里,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高中的学习压力,我很害怕。曾经的朋友也渐渐没了联系,家人除了偶尔打电话询问学习成绩,就没了别的相处,我就像一个没人管的孩子。

我曾羡慕那些有家长接送的孩子,也羡慕家长会上其他同学的家长都能来,而我,高中都快毕业了,每次家长会都没人来开。我也会因为教室里其他同学的位置都有家长坐着,唯独我的位置空着而跑去厕所偷偷擦眼泪。我的生日没有蛋糕,端午没有粽子,中秋节也没人陪我吃月饼,家里常年只有我一个人,他们都说我是留守儿童。小时候还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后来,爷爷也不在了,我才知道,原来家里这个小小的平房,这么大,大到我自言自语都能听到回声……

每天面对枯燥的知识、难懂的英语单词,还有家人每次打电话来询问的都是成绩,我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没人爱我。

直到今年过年,一家人终于能聚在一起。当我看见姐姐的手背因长时间工作而鼓起的腱鞘囊肿,怀里紧紧抱着姐姐送给我的新衣服的手紧了紧。那颗倔强的心再也没有底气因为她责备我没有考进班级前三而去怨怪她。当我看见父母佝偻的腰和额间的白发、手上的裂痕、扭曲变形的指甲,我再也没有勇气去怨怪他们对我不闻不问。

这个小小的家有一片天,半边是爸爸妈妈撑着,另外半边是姐姐撑着。我不敢想象,爸爸妈妈不到一米五的身高是怎么扛起工地那沉重的石块,瘦弱的身体是怎么在那烈日之下把水泥和砖头搬到高架上,他们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是怎么在另一个城市谋生。我也不敢想象姐姐在这个本该自由自在的年纪是怎么撑起家里一半的开销。当我想到我有一半的生活费是仅仅比我大三岁的姐姐靠兼职和奖学金补贴的,曾经因怨怪姐姐对我要求严格而责备她只在乎我成绩,当初那句“我只是你培养的一个学习的机器人”,在此刻变成了一个回旋镖扎回我身上。姐姐每一个叮嘱我好好学习的电话,都是她对我的期待,我也不再埋怨姐姐对我要求严格,因为她知道,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学习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曾怨怪他们为什么把我一个人丢在学校,可是,他们又何尝不是背井离乡呢。

因为爱,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也没舍得跟我说过一句累。因为爱,二十几岁的姐姐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只是为了让我不要像她一样,在本该安心学习的年纪还要为生活奔波。他们不是不爱我,而是选择自己负重前行,把最好的都留给了我。他们对我的爱,无处不在。

姐姐告诉我,爱可以是亲情,可以是朋友的关心、老师的照顾与包容、陌生人的帮助。好好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是爱自己;心怀感恩,帮助他人,是爱社会;心怀梦想,建设祖国,是爱国家。这些,都是爱。

罗曼·罗兰曾言:“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爱是张桂梅老师“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燃烧自己照亮女高学生前程的无私奉献;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济世,以博爱情怀为天下贫寒之人谋福祉的崇高境界;爱是白求恩跨越国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投身救死扶伤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爱是无数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守偏远山区,几十年如一日“化作春泥更护花”培育祖国花朵的执着付出。爱,无处不在,它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里。小爱爱家,大爱爱国、爱苍生。小爱修心、齐家,大爱治国、平天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