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蔺峰的头像

蔺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1
分享

家·味道

  家是一个港湾,更是母亲的怀抱

  家是一片天空,更是成长的舞台

  小时侯的味道,总是萦绕在心间,常常想起母亲带给我们快乐的童年……

  小时侯的说笑,总是环绕在耳边,每每记起母亲留给我们口语的乡音……

  母亲是四川人,用心灵手巧的厨艺,滋养着一家人的胃口,地地道道的川味,巴巴适适的蜀香。在母亲的感染下,我们也学会了日常的四川话与母亲交流,还能做几样家常的荤素川菜。

  母亲也是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大西北,来到甘肃,来到白手起家的甘肃农业大学(原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任教。我们都是出生在大西北的孩子。

  听母亲讲,那时的甘肃飞沙走石,干旱少雨,生态薄弱,天寒地冻。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没有大米吃,只有定量的白面杂粮。可想而知,一个吃大米的南方人,其中的感受。

  记得家中的桌椅板凳都是清一色用竹条编制的。竹椅子,竹凳子,竹桌子。还有竹箱子。这些都是母亲从四川老家带过来的。

  在六十年代,清贫的日子里,母亲也不忘给家人腌制四川小菜,麻辣豆腐干、豆腐皮,麻辣酱,麻辣罗卜干等……

  到了七十年代,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我们吃到了母亲亲手做的腊肉,粉蒸肉、梅菜扣肉、元宵……

  滋滋香纯的川味,梳理着过去的时光

还隐约记得母亲的菜谱,美食美胃,回味无穷……

  腊肉,先用盐巴和花椒等料均匀的涂在割成条的五花肉上,腌制后,再用柏树枝熏烤至发黄,蒸发肉中的水份,最后用绳子挂在阴凉通风处,直至出油,就可以食用了。腊味刺鼻,熏陶着咕咕噜噜响的胃口。

  粉蒸肉,糯米炒熟碾粉,肉切快,先用盐、姜、花椒等腌渍,拌入糯米粉蒸熟。米中有肉,肉在米中,吃着看不着,米香扑鼻,肉香饶齿。

  梅菜扣肉,五花肉煮到六成熟,肉皮用酱油上色,再放入油锅肉煎黄,然后切薄片,碗底铺垫一层梅干菜,中间放入切好的肉片,上边再铺梅干菜,上笼蒸半小时。肉色白嫩,肉皮酱色,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味美诱舌。

  粉蒸肉,梅菜扣肉蒸在锅里,空气中弥漫着香透了的味觉,且余香绕梁不绝。手中的风箱不停的拉,一推一拉,袅袅炊烟,扑嗒扑嗒,发出乐耳节奏声,拉得锅底红红火火,拉的锅顶蒸蒸日上,拉出一家人的生活,拉出一家人的味道,拉出一家人的长长久久,拉出一家人的年年轮轮……

  元宵,黑芝麻糖心,咬一口滑软流汁,一个糖心,包住一家人的日子,一个中心,包住一家人的岁月,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母亲还会在做菜的同时唱几段川剧,川剧的韵味被揉进了菜肴,让舌尖上的四川更有了些品味。

  无论是怎样的味道,那一定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生在四川,老家叙永,求学成都,扎根甘肃,圆梦甘农,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这片筑梦的土地,留给她的儿女们的是,安安逸逸的精神家园,浓浓烈烈的川味舌尖,深深切切的乡音符色……

  母亲的味道,点然“年”的灯火,照亮家的世界,这味道陪伴我们

  走过童年

  走过少年

  走过青春韶华

  走过家的世界

  走过

  春夏秋冬

  走向

  慢慢变老的路途……

  家,生命起源的地方

  家,梦想启航的地方

  家,母亲变老的地方

  家,我们长大的地方

  醉美家的味道

  醉美母亲的味道

  每年春天的暖阳里

又回味着母亲做的年夜饭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