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康明的头像

陈康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4
分享

卡住的牵引绳

  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淡淡地穿过云层,落在大学城的人行道上。我和妻子刚从永辉超市买完菜,手里提着鱼、肉和蔬菜,想着给两个小外孙做顿好的。孩子们上学辛苦,我们老人家,也就在吃上面多照顾些。

走到大学城中路和学善路的交叉口,正好赶上红灯,大家都停下来等着。我一直觉得等红灯的时候特别有意思:各式各样的人,各有各的事,却因为红灯,暂时聚在这一个小小的路口。正想着,前面忽然一阵动静。

一个戴墨镜、穿花裙子的女人已经迈出去两三步,踏进了车流里。她左手拎着一袋水果,右手在空中不知所措地摆动,嘴里不停念叨着什么。汽车喇叭声接连响起,像野兽在低吼。她的花裙子在车来车往中飘动,像一只在风雨里扑腾的蝴蝶。

等红灯的人群开始低声议论。“哼,连小孩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冷冷地说。另一位拎菜篮的老太太咂咂嘴:“打扮得倒漂亮,行为却这么丑陋。”站在最前面戴眼镜的男青年回头向大家做了个鬼脸: “嘿嘿,这公路可能是她家修的哟。”

议论声不大不小,刚好能让人听见——大家都想表达自己的“正义”,却没人真的上前做点什么。我皱了皱眉,也没动。妻子轻轻拉了我的衣角,眼神有些担心。

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小孩子的女人挤到前面,仔细看了看路中间那个女的,突然喊:“别说了!她是咱们小区的张存兰——是个盲人!”

空气一下子安静了。刚刚那些讽刺和嘲笑,转眼变成了唏嘘和同情。人心变得真快,只要一个理由,就能彻底转向。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叫张存兰,五十多岁,住在协信城立方。十年前在工地打工时出了车祸,眼睛受了伤,几乎看不见。丈夫在福建打工,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唯一的孙女也跟着外婆在长寿老家上学。起初丈夫在家照顾她,后来儿子给她买了只导盲犬,她就催丈夫出去打工——总不能因为自己,拖累了一大家人。时间长了,她现在靠着这条狗,也能自己上街、买东西、照顾自己了。

这时候车子越来越多,张存兰站在路中间,越来越慌,声音都带了哭腔:“黑熊!黑熊!你去哪儿了啊!”

“汪汪!汪汪汪!”

人群后面传来狗叫声。大家回头,看见一条大黑狗,脖子上牵引绳的拉环卡在了护栏下面的缝里,怎么挣也脱不开。我刚想过去帮忙,一位大哥已经抢先一步蹲下去,把拉环弄了出来。

黑狗像箭一样冲向张存兰,但它没有直接扑上去,而是先看了看周围的车,然后用嘴把拉环塞进张存兰右手里,一步一步把她带回到了路边安全的地方。刚好这时,车流就从他们身后呼啸而过。

张存兰回到人行道上,红着脸很不好意思,连声道歉:“对不起大家,刚才不小心松了牵引绳……”黑狗安静地蹲在她脚边,仰头望着红绿灯,好像比所有看得见的人都更懂得等待的重要。

绿灯亮了。人群动起来,各自散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回头看去,张存兰在黑狗的引导下稳步往前走,花裙子在风里轻轻摆动。

走过路口,妻子轻声说:“那狗叫黑熊是吧?真通人性。”

我点点头,想起黑狗脱困后先是观察车流,而不是直接扑向主人。原来它比许多人都明白:真正的守护,不是不顾一切地冲上去,而是要看清周围,选择最安全的方式。

人间的路上,眼睛好的人未必看得清前方,看不见的人,也未必不能好好走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也都有自己的灯。但愿每一个在车流中茫然失措的人,都能等到自己的“黑熊”;每一个卡在护栏前的牵引绳,也都能遇到那双帮忙解开困局的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