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益霞的头像

代益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3
分享

时间的声音

黑夜早已罩了下来,些许未眠的微黄在人家的窗户上明明灭灭。大娃在高歌几曲后倒头入睡,前后形成鲜明印象。二娃哼哼的奶音在断断续续地抚慰中渐入梦境。终于躺下了,手腕儿在这时发酸,腰椎在此刻作胀,眼皮已经开始打架,都在打鼾的边缘了又都在等待那晚归的声音敲响就寝的时钟。

寒冷的空气从对向的两面窗户穿涌而入形成对抗,虚掩的房门像受气包似的被来回重重拍在墙上。“师傅,开门”,一辆下班的三轮车拖着疲惫的步伐吱吱呀呀挪进了小区。乒乒——乓乓——,抡锅儿铲儿的声音被冷空气送进来,滋啦一阵炸响。“下锅了,今天对面回来做的是蛋炒饭,还加了葱花儿。”“睡觉吧,每当他们晚归做饭的声音响起就又是十一点半了”,锁好房门回来的他说完就奏响了雷声阵阵。

迷迷糊糊中来不及了,洗脸穿衣服扎头发穿袜子戴帽子……打开房门,怎么袜子的花色穿错了,再开门,怎么包包没拿,怎么手机没拿……越急越乱,越乱越是错,迟迟扯不出门……急躁的情绪将脸撑成包子在高压锅里膨胀到了极致……二娃再也等不及了在旁边哇哇大哭……哦!终于搭配好包包,找到手机……哎呀!刚才是二娃哭的声音,猛然醒来是凌晨两点了,该换纸尿裤喂奶了。

哦喂——哦喂喂——传统好用的催眠神曲很快将母女俩的睡眠推向深沉。大街上,殷勤站岗的路灯开启了一些人的黎明,轰轰的作业声代替了鸡鸣扮演起另一些人的闹铃。橙色的衣服和绿色的罐罐车在他们的人生大舞台上尽情施展着,举起、接住、倒下,你不嫌弃我手上的污渍,我也习惯了你身上的馊味。“他们每天早上五点过就来这个垃圾库清理垃圾”,门卫的回答让我更加清晰这段声音歌唱的劳动场景。“每当这个声音响起,做推车生意的几个前前后后就出门了。”门卫补充道。

休产假后的我很少看手机,确切地说是很少看手机上的时间,因为被长时间“关”在门内的这份带娃本职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争分夺秒。长辈特意打电话来关心我是否还适应,经过我的观察其实这些特定的城市声音每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从门外探进来关心我,告诉我时间。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什么声音是什么场景什么时间,我们大抵应该做些什么来配合这流动的节奏。

早上八点过到九点正是各家出门买菜或买菜归来的高峰期,大爷大妈们会在门卫处做出去的停顿及回来的歇脚。“磨刀哦,磨剪刀菜刀——”挑着担子的手艺人很懂得利用这个时机,他将担子放在小区门口,拎着喇叭在小区里巡回一圈,再在小区门口停手顿足一阵儿,寒暄之余轻轻松松拿下几单生意。生意不一定每天都有,但朋友圈越来越大,“续约签约”的越来越多。二娃通常在这个时间饱腹大白天的第一顿奶,然后再意犹未尽地结结实实睡个回笼觉。

日头渐渐没过赖床的屁股,烹饪的炊烟缕缕升起。“晒醋,正宗的太源井晒醋;豆油,正宗的黄豆豆油。”“豆花儿——dan水豆花儿——”这个时候,铿锵自信、儿化音绵长的前后两种吆喝正好解决了“巧妇”锅上万事俱备尚欠一味的等待,亦或是给予餐桌锦上添花的朵颐。 “刚才喊斗卖的味道来了,去打点回来撒?”“你咋晓得哎?”视频那头做大家饭的父亲总是会掐准时间问视频这头做小家饭的母亲。看来外面的玉盘珍羞无论多么丰盛多么美味,最能让赤子回味无穷、心心挂念的还是记忆中的时刻记忆中的声音记忆中的味道。

根种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声音是从不吆喝的,一到放学时间他们定会被围得水泄不通。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除了向食堂冲刺,还向零嘴儿冲刺。如果要让我回答是什么时候的味道最好吃,我想我会说是待到放学时,除了用“麻辣喷香”就再也想不出其它词汇形容的土豆凉面。现在,我们偶尔也会特意在放学的时间再回去买上一份,然后还未到嘴边就会学着树人感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听着小巷里围着茶坊来回转圈的“凉面土豆冰粉儿”“红苕,烤红苕,又香又甜的烤红苕”“板栗,糖炒板栗,又香又甜的炒板栗”……当音过三巡,母亲慢慢踱出门去接大娃放学。我能想象再过一会儿就会有围截在校门口的各种推车美味,还有乌压压一片将美味反包围的孩子们。

时间嘀嗒行走中,匆匆的脚步背后光阴悄悄地拉上帷幕,吆喝的声音越来越少,我知道我的一天又逝者如斯了,我等待的他们很快就会回来,而我们又将一起等待那辆挪步的三轮车归来。我在想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有机会细品这些城市声音呢,他们是否也以这些声音为时间刻度而前进旋转跳跃停顿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