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贞的头像

小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8
分享

父女登山

洋槐开花时节,老戴登顶黄山。做了四十多年的父女,我俩第一次结伴出游,第一次吃到了以槐花为食材的花炒蛋。老戴说“花菜”不大入味,可我们还是美滋滋地光盘了。

老戴念叨着登黄山,有段日子了。膝下一儿四女,上班养娃顾家,都忙。某天儿女们集中老戴家,陪着老戴喝干了两瓶酒,最终商量决定,我请一天假,和大姐一起陪同老戴登山。

临行前,我关注了黄山市的天气预报,时不时查看一下。山高易多变,天气比襁褓里的娃娃还难哄。临出发了,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几天有小雨。大姐在群里问:“还走不走?”人物、心情、氛围都齐备了,当然要走。

我顺天行事,到达黄山后,第二天的行程是游宏村。老戴完全服从安排,紧跟着另一群游客,窃听导游讲解。观赏了古宅内的木雕后,他摇着头感叹:“这真是难得!”

老戴好酒,最喜传统手艺人家酿的白酒,我们称之为“人家烧”。收到儿女们送的高档瓶装酒,老戴只有一句话:“这酒不好喝的。”然后收进酒柜里。节庆到了,一大家子聚会时,他又把“不好喝”的酒摆上了席面,然后,招呼着他的孩子们,端上酒杯,每人分一至二两白酒。

我们仨在宏村附近找了家小店吃中饭。此行,老戴带上了两斤装的一瓶“人家烧”。三个酒杯摆整齐了,老戴端起满满的酒瓶子,正准备分酒,被上菜的服务员碰到了手肘,酒洒了,老戴一边端正酒瓶,一边嘀咕着:“可惜可惜。”服务员连声道歉,老戴回着:“没事。”却忍不住用手掌摸干了桌面的白酒,两个手心合在一起,搓了搓。在家时,我见过一回老戴吮酒。那是他倒酒时没看准,把白酒倒在了桌面,他立即弯腰低头,用嘴吮吸。老戴说:“酒是粮食,不能浪费。”

下午还要逛屯溪老街,中餐我们浅酌即止。

第三天凌晨,我在闹铃响起前醒了,赶紧拉开窗帘,天边镶了一圈乌金,难辨阴晴。

等我们仨到了慈光阁排队搭乘玉屏索道时,天空阴沉,风气带寒。老戴排在我前面,我们脚踵跟着脚踵挪动着,偶尔听到老戴嘟哝了一句:“这天气,人还这么多。”我只愿不要下大雨。

总算坐到缆车里了。同乘的一位老奶奶,看着跟老戴年龄相仿,身边跟着位女士。她见老戴被我两姐妹左右护着,主动搭话。原来,她是台湾游客,一直盼着能来黄山看看,女儿特意抽出时间陪她同行。老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不断点头说:“有女儿陪着,是该出来走走。”

渔民出身的老戴,靠海养家,从不马虎。可母亲说,一到她临产时,老戴就迟迟不肯出海。为什么?

“那是他着急想要个儿子。”多年后,母亲仍会拿这事调侃老戴。我在家排行老四,也成了戴家的“绝招”——招了个弟弟。也是多年后,老戴的四个女儿生了四个儿子,他的一个儿子,生了二个女儿。这事儿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可老戴应对的分外从容,有了第二个孙女之后,老戴就劝儿子别生了。他说:“够了。”

山腰中,雾霭游荡,视野朦胧。行过三分之一处,突感缆绳陡然一提,缆车似挺了一下,越高一层。瞬息间,光线骤聚,四野俱阔,回望来程,竟被隔离在一层浓雾之外。

一车人环视越来越清晰的山景,又惊又喜,宛入仙境。一边观赏着悬崖峭壁上姿态各异的松柏,一边惊叹迎客松比比皆是。

老戴掂在心头的小心思也亮了,他笑着冲我说:“我以为这趟怕是没希望了,真没想到山上跟山下竟然是两片天。”当天游客不少,每条山路都是单线上下,人顶着人,老戴一直跟着队伍前进,只有一段连续登山的台阶路,让老戴小喘了一下。

登上光明顶后,老戴让我给他拍张独照。镜头聚焦下,他斜靠着栏杆,对着云海,伸直右手,点赞。

老戴,你真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