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鹏的头像

徐鹏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8
分享

《逆风逐梦》

团山村,湖光山色,过去贫困,却始终富不起来。如今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来,忽然间像是被唤醒了。

曹建国,团山村本地人,是村里第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代表、致富带头人兼村委会书记。年过半百的他,两鬓添了些许白发,看得出来是条硬汉。上世纪九十年代,曹建国高中毕业,高考仅差两分与大学失之交臂。因家境贫寒,他不得不离开团山村,与同村几个小青年一起南下去了广东打工,在一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打工。这工一打,就是十年。凭借勤奋好学,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资深大师傅。后来经朋友介绍,结识了一位台湾商人,在其帮助下辞职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公司。经过多年打拼,工厂业务遍布国内。但曹建国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十年前,在沅江广东招商会上,他决定回家乡投资办厂。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工厂在沅江高新区扎根,生意红火。

这天上午,曹建国从家里开车来到村里新建成的农产品加工厂,这里是他产业升级计划的关键一环。车间内,机器有条不紊地在运转着,工人们熟练地处理着刚从田间采摘回来的新鲜蔬果。他戴上老花镜,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在他看来,细节决定成败,必须确保产品质量。突然,他的手机振动起来,一条短息显示出来。“曹哥,早上好!我是陈旭,跟王伟聊天时还提起过您呢。”这陈旭曾是村里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凭借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在外面混得有声有色。

三十年前,正是村里发展滞后时,无所事事的曹建国便离开了村子,去了广东打工,那落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往事让曹建国至今念念不忘。“现在在哪发展呢?陈旭”曹建国思索片刻后便回复。“在东莞南城开了家农产品贸易公司。”陈旭秒回。“东莞南城?”曹建国眉头一趋,疑惑不解。他记得陈旭也一直心系家乡,曾说过想回来带动村子发展,后来便杳无音信了。曹建国心中有了一丝疑虑,便发了条短息“发张近照来看看”。照片里,陈旭站在公司门口,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眉眼间还是当年那个充满干劲的模样,背景的电子屏显示着当天的日期。曹建国放下手机,从抽屉底层翻出一个陈旧的铁盒,里面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十多年前打工时一起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时的合影。年轻的陈旭站在他身旁,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照片背面写着“曹哥,等我学好本事和你回乡一起建设新农村”。这时曹违国的手机又亮了:“曹哥,明天我坐高铁回老家,想去看看你,有空吗?”曹建国警觉起来,多年没联系,突然要回老家,而此时村里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这是关乎全村未来发展的重要项目,不能有丝毫闪失。“明天要去县里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他回复,又试探道:“还记得一起研究新种植技术那次失败的经历吗?”没想到等了三分钟后,陈旭说出了当时遇到的问题和尝试的方法,曹建国这才松了口气。但下一条消息让他心头一紧:“其实我找您,是想拿回当年留在村里的一份发展规划图。”曹建国的思绪瞬间回到几年前。当时村里有过一个大胆设想,整合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但因种种原因搁置了。他和陈旭约定周末见面,还特意叮嘱别带其他人。周六午后,天空飘起细雨。曹建国提前来到村委会办公室,不时望向窗外。不一会儿,陈旭出现了,他瘦了些,步伐依旧坚定,身着一件简单朴素的衬衫。“曹哥!”陈旭快步走来,伸出右手。曹建国注意到他手上因劳作留下的老茧,心中感慨万千。“什么规划图值得你记这么多年?”曹建国直截了当地问。陈旭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一张有些破旧的图纸,最上面标注着“团山村乡村振兴综合发展规划”。“当年村里发展停滞,我偷偷做了这份规划,想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陈旭声音低沉。

曹建国想起当年陈旭突然离开村子的情景,那时村里发展看不到希望,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陈旭抽出一张村里老祠堂的照片,“离开村子后,我一直在外面收集资料、学习经验,就盼着有机会回来。”窗外雨点敲打玻璃,曹建国端详着照片,恍然笑道:“原来你一直没忘初心啊。”陈旭笑了,眼神坚定,“现在我想跟您一起,按照这份规划,让村子重新焕发生机。”饭后,曹建国手提茶壶,便和陈旭一起来到村里的老树下,这里可是村民们每天闲聊必来的老地方。三杯茶后,曹建国单刀直入:“现在找我,就为了这份旧图纸?”“上个月回村祭祖,看到村里变化很大,但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这份图纸虽旧,但我觉得经过完善,能让村子发展得更好。”陈旭眼神敏锐。曹建国想起当年陈旭离开时托付给他的这份“心血”,这些年因为村里事务繁杂,差点就遗忘了。“明天带你去个地方。”曹建国说,窗外雨未停,他觉得陈旭的眼睛在雨中格外明亮,“村委会资料室还有一些老资料,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东西。”那晚两人聊到深夜,回忆过去村里的点点滴滴,也畅想着未来的发展蓝图。

曹建国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脑海里全是村子的未来。天刚亮,他只身来到村委会。在积满灰尘的柜子里,终于找到了一个破旧的箱子,里面有一些当年关于村里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的详细记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曹建国身上,外面传来村民们劳作的声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曹建国眼中满是兴奋,便叫来陈旭。“曹哥,这些资料太有用了,我们可以结合现在的情况,重新规划。”曹建国起身递上那些资料,“找到了,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东西。”陈旭双手颤抖接过,眼中含泪,“曹哥,太感谢您了。”曹建国拍着他肩膀,“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大家一起努力,让村子越来越好。”两人开始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新征程。他们先从生态环境改善入手,组织村民清理河道垃圾,在山坡上植树造林。曾经污水横流的河道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游动;原本光秃秃的小山坡如今绿树成荫,成了村里的绿色屏障。在文化传承方面,他们挖掘村里的传统文化,修复老祠堂,举办传统民俗活动。老人们聚在祠堂里,讲述着村里的古老故事,年轻人也开始对这些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村里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产业升级更是重中之重。他们整合村里的土地资源,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通过陈旭的贸易公司,村里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同时,他们利用村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建起了民宿、农家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然而,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在村子的旅游业刚刚起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部分旅游设施被毁坏,游客数量大幅减少。村民们开始动摇,甚至有人提出放弃旅游项目。曹建国和陈旭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安抚村民的情绪,组织大家一起修复受损设施。他们四处奔走,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重新吸引游客。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曹建国和陈旭决定与高校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他们邀请农业专家和旅游规划师来到村里,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在专家的指导下,村里的农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旅游项目也更加丰富多样。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随着村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不法商家开始模仿村里的农产品品牌,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品牌形象。曹建国和陈旭心急如焚,他们一方面加强品牌保护,申请商标专利。另一方面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与相关部门合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逐渐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政策支持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村里发展特色产业。曹建国和陈旭决定利用这些政策,在村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建设期间,他们穿梭在各个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沟通协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他们还积极与周边村子交流合作,分享发展经验,共同推动整个区域的乡村振兴。新的加工和物流中心落成,村子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飞跃。农产品能够更快速、更安全地运输到全国各地,旅游产业也越来越繁荣。环两江先行区也因为像团山村这样的成功案例而更加生机勃勃。但市场变幻莫测,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村里的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曹建国和陈旭决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产品创新的要求。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旅游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村里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这个关键时刻,曹建国和陈旭组织村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提出要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推出联合旅游线路;有人建议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农产品采摘体验、民俗文化表演等。曹建国和陈旭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决定整合各方资源,实施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他们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确保村子的生态环境始终保持良好。同时,与环保企业合作,探索废弃物再利用的途径,实现绿色发展。在教育方面,他们鼓励年轻人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为村子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在高校的支持下,新产品的研发有了眉目,村子的旅游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新的发展阶段,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此时,曹建国和陈旭站在村子的山顶上,望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手机不断收到消息,有产业发展的进展汇报,也有市场动态的分析。他们匆匆扫一眼,又望向远方。未来的路,如同这广袤的乡村大地,充满未知与挑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