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建武的头像

房建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30
分享

《冬天的滋味》

说起滋味,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味”字是这样解释的:“滋味也。从口,未声。”中国人以酸、甜、苦、辣、咸为五种基本口味,当然还有人认为应分为六味或七味的。

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味是指口味,广义的味还包括气味,一般情况下,我们谈到滋味,指的是舌头品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引申开来,人生也是有滋味的,我们经常说“百味人生”“苦尽甘来”“甘苦自知”等等,这里的滋味是指人生不同时期的心理感受。

时光荏苒,四季轮回,在我看来,四季也有不同的滋味,因为四季吃的东西不一样,人的味蕾就会留下不一样的记忆。如果说春天的滋味是“鲜”,夏天的滋味是“甜”,秋天的滋味是“香”,那么冬天的滋味就应该是“暖”。为什么用一个“暖”字来形容冬天的滋味呢?听我慢慢道来。

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的冬天那真叫一个冷,凛冽的西北风无遮无拦地从山岗上刮到田野里,又掠过村边的麦地刮到空旷的大街上。石板路上泛着寒意的青光,路边堆满了未化的积雪,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风吹着农家小院的木头大门,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痴奶奶家养的灰鸽子在村子上空巡视了几圈,又无趣地飞回了老窝。

“打雪仗”的游戏一般在村外的麦地里进行,因为冬天的麦苗不怕踩,越踩来年春天长得越旺。地里的麦苗盖着一层厚厚的雪,有些麦苗不甘寂寞,纷纷从雪被子里露出调皮的小脑袋,仿佛要跟我们赛跑。“打雪仗”一般是分成两帮,就像现在军演的“红军”和“蓝军”,小伙伴们就地取材,随便在雪地里抓起一把雪,双手团成雪球,用力向对方目标投掷过去,不管打在对方哪个人的身上都算命中目标,就要欢呼一番。有的小伙伴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跑到对方阵营里,把雪球塞进人家棉袄里、脖子里,结果就会引来一番混战……天色开始变暗了,小伙伴们冻得鼻青脸肿,手脚都隐约有些麻木了,打老远看到自家的烟囱冒出了袅袅炊烟,就知道家里开始做晚饭了,就赶紧撒丫子往家跑。

上世纪七十年代,百废待兴,物质贫乏,每家每户的粮食都不够多,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一家人的吃喝,母亲也算是操碎了心,她总会变着法儿用简单的食材做出最美的滋味。母亲那会儿年轻能干,她手脚麻利地在灶头忙活,二姐负责拉风箱烧火,火苗像一个快活的小孩子在灶膛里上下翻跳着,通红的火光一闪一闪,映的家里亮堂堂的。大铁锅里熬的是全家人喜欢喝的地瓜饭(北方管红薯叫做地瓜),地瓜饭的原材料很简单,只有地瓜和花生米,但是熬煮的工艺和火候却有讲究。母亲一般是提前泡好花生米,选几个个头适中、红皮黄瓤的地瓜,洗净刮皮备用;做饭的时候,锅里倒入适量水,放上泡好的花生米,先烧火煮花生,同时用擦子把备好的地瓜擦成丝;待花生米煮的火候到了,再开锅加入擦好的地瓜丝,(注意了,地瓜丝的量不能太少,以锅里的水刚好漫过为宜。)再改用慢火熬煮约莫一刻钟就好了。

热气腾腾的地瓜饭端上桌来,母亲为我们每个人盛了一碗,只见碗里金黄色的是地瓜丝,粉红色的是花生米,表面上泛着一层暖亮的油光,空气里弥漫着甜香的味道,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一看就让人有食欲,轻轻吹一口气,猛喝一口下肚,整个人瞬间就变暖了。那种感觉,就像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黑芝麻糊”的广告,不过在我内心深处,还是母亲做的地瓜饭更暖心。

“喝地瓜饭,配‘艮瓜虀’,撑破老婆肚子。”这个说法固然有几分夸张,但足以说明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饭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那么问题来了,“艮瓜虀”是何方神物?

“艮瓜虀”是我们即墨人冬天里最喜欢吃的小咸菜,原材料就是普普通通的青萝卜,制作工艺有些复杂,费时费力,适合冬天农闲时节制作。首先将洗净的萝卜切条,加入适量盐拌匀揉搓,腌渍几个小时后,攥出多余的水分;将萝卜条取出,摊放到室外平整向阳的地方晾晒;几天后观察一下,萝卜条晾晒个七八成干(注意,切忌晒得太干了),变的坚强柔韧,就可以进行腌制了。每家腌制的配料不尽相同,母亲喜欢把花生米、芝麻、花椒分别在锅里微火煸炒一下,用擀面杖研碎或用蒜窝捣碎,制成花生碎、芝麻盐和花椒粉,撒进萝卜条里面,用手反复搅和均匀,最后装进一个干净的泥坛子里,放到户外的“天然冰箱”存储,就算大功告成了。这样子制作好的“艮瓜虀”入口鲜香,刚咬下去是脆的,咬到一半时会感觉到一点“艮呦呦”的韧劲,嚼起来牙齿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再喝上一口母亲熬制的地瓜饭,那滋味真是给一桌子“满汉全席”都不换!

暖,原字为“煖”,从“火”,代表火炉。后来用“日”取代“火”,表示借晒太阳来加温御寒。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描写冬天晒太阳的诗《负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冬天本来是寒冷的,甚至是冷酷无情的;冬天的阳光,又是温暖的,充满能量的。人类在冬天里沐浴阳光的那一刻,便与大自然有了某种能量和情感的互通。往大里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往小里说,人类的食物里也饱含着太阳的能量。不是吗?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小咸菜“艮瓜虀”,就是让那些土生土长的萝卜,再一次充分接受太阳的洗礼和赋能,变得坚强,变得柔韧,才会吸纳天地之灵气,充盈人间之滋味。

冬天的太阳是温暖的,母亲做的家常饭更是暖心的。多少次梦里回老家,坐在热炕头上,喝上一口母亲熬的地瓜饭,看着母亲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给我们缝制棉衣……灯光里母亲的身影暖暖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母亲的形象,不正是冬天里的太阳吗!

冬天的滋味是暖的,此言不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