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
看不见雨的影子,唯见远处灰蒙蒙的,楼房,路灯,人行天桥……城市里的一切实物,都没了往日的热闹,在这个仲夏的清晨,雨中,出齐地安静。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出来活动。
我在自家楼顶的平台上晨练。平台,约百十平方米,在拥挤的城市里,是奢侈的。
我住在十八楼上,在一个三四线城市里,十八层楼不算高,二十层,三十层的,并不稀罕了。但,眼前的视野开阔,是稀有的。前面还是旧时的老房屋,原属于城市边缘地带,私人建筑。雨雾中,它们高高低低,杂乱无章地站在一起,拥挤在一处。有的人家嫌房子不够住,或想有多余的房间出租给进城的打工者,挣一份收入,又在顶上覆一层活动板房。蓝色的板房顶,一片片的,如天上的蓝云,飘落楼顶。细雨里,越发地鲜明,惹眼。
雨不大,但湿衣服,疏密感觉分明。肩头上凉凉的,冷冷的,一会儿比一会儿重。我知道,看不见的雨,下得比之前密了。平台上湿漉漉的,走在上面,因了雨水的粘连,鞋底起落之时,便有嚓嚓的声响。我很喜欢这样的声响,便快速地制造,不停地制造。制造声响的过程,也是精气神蓄积的过程。
肩头被细雨打湿,凉气透过衣服,肌肤没有抗拒,而是愉快地捉住了。之后,将它放于皮肤之上,反弹了出去。凉气与体温博弈的过程,别有滋味。享受着这种滋味,又被惊鸿一瞥打动了。我看见紧邻的一栋楼房,十八层之上的朝阳平台上,石榴树茂盛开来。墨绿的枝叶间,闪着星星点点的红色,那一定是石榴花!透过朦胧的水汽,我定睛细观,红色变得清楚了,也似乎大些了,果真是一朵一朵的石榴花,花瓣分得清晰。我在想,这家的主人挺有雅兴,是那个中年的男子,还是那个不俗的少妇杰作?……
快走,变慢跑。啪啪的跑步声中,挤进来汽车的嘟嘟。小区左边的路口爬着一溜小汽车,面对着红灯,蜗牛一样地爬行。每辆车后面都长着眼睛,两只,或三只,这时候都睁开了,目光如炬,吓得后面的不敢靠近。我看见,在汽车的脚下,道路若一条黑色的带子,隔栏积木似地立在中间,弯弯曲曲的,飘向远方。是呀,城市的柏油马路不就是一条灵动的飘带,穿行在钢筋水泥之间,横竖相见,打个十字结,又继续飘走。
细雨里,行人稀少冷清。路面显得开阔多了,白色的斑马线,黄白相间的行道线,虚虚实实,都在精神抖擞地坚守岗位。它们洁净的身躯,让人不忍心踏过。往日喧嚣的城市,在这个清晨的细雨里,静静地躺着,似乎在享受着难得的片刻安宁。远处的高楼大厦,附近的低矮民房,一样地沉浸在雨中,静默无语,像婴儿熟睡的模样,温馨而幸福。而鸟笼式的楼房内,一层一层,隔间里定躺着晚起的人。他们在安静的深处,做着美梦,享受着慢时光。
雨,还在下着,比之前更大了。我该从雨的世界,回到人的烟火气里,开始一天新生活。
2018-5-25
上述文字写于三年前,今年再看,路南的老房屋再也不见踪影。具体说来,应该在去年就全部被抹除了。眼前一片开阔地带上爬满了杂草,碎砖瓦砾随处可见,荒凉氤氲。
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还是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这片地方上的老屋拆除后,一直没有动工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