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长河的头像

杨长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507/06
分享

纸上采撷九股树一片春天 (组章) 

天空作纸,黑土流墨。九股树从清癯的山峦走来,走进我们眼帘。山风,收起冷俊,以温润示人,惊艳了山麓几株粉白的山桃花。

迎春,枉有其名,依然褐藤春眠。一簇簇兰草,已挺拔笔头,捕捉山水写意。偶尔,牛喷响鼻,腾腾热气与牛粪散发了冻土发酵的味道,誊出的圈肥,堆成一座座小山,在羌人喇叭北斗里,爬上半山的自留地、村边的小菜园、果树园。

星罗黛瓦上几缕炊烟,是清晨火塘里罐罐茶,氤氲的气息,在耄耋品咂的香醇里,默默舒展了古铜色皱纹。汩汩的流水声,是九股树河瘦成小溪的喃喃絮语,几只拳头大小、毛绒绒的黑野鸭,潜伏表演,捕食小鱼小虾的绝技、一圈圈波澜,扩散成春风的绿绸,几条银白小鱼,惊慌失措地窜逃水面。

春天从地面、村庄到山岚,写意九股树独有的情愫,几只大雁由南向北掠过,山巅高压电线上一排排黑色小鸟,把天空割裂成一条缝隙,露出春雨渲染的混沌烟灰色。我们一行十几人、三五辆小汽车,徐徐驶进村庄,以“文艺六进”入户采风的方式,唤醒了九股树那棵皂荚树旁农家早春的清晨!

零星散落村子的几座老屋,是九股树村庄留下的斑驳记忆,泥墙黛瓦与青石片房是祖先们艰难岁月与智慧的沉淀。九股树那些避难的先祖们,择山而居,临水繁衍,在陕甘交界的茶马古道蹄印里,留下了烟火富庶的回响。茶、马、盐、陶罐、铁器、猪鬃及农具等等的互市交易,让马背上奔波的羌族与半读半耕的汉族,融合灿烂了这片八渡河畔的时空。

靠近老供销合作社山脚,那棵五百年皂角树与春天的月亮一直都记得,河边棒槌捣衣声与皂角流淌的多彩泡泡,闪烁往昔“成县一条街”的繁华。街边那口辘轳古井,虽然干涸了泉水,却留下了时光的黑洞,折射四方天空下一家家屋檐,影影绰绰的过往,与如今干净整齐的小街、雨污分流设施的静谧舒畅,形成鲜明的时空差异。竹林里石圈椅的厚重,映衬街边老农,在摇椅上躺着享受和煦春阳的幸福;恰巧,被檐下一窝衔泥补巢的紫燕,当成了归乡叙旧的话题,鸣叫着“啾啾”传递。

二十四孝与村规民俗,已从故事渗入骨髓,演变成底色纯白的文化墙,一幅幅壁画,沁润一代又一代九股树村民,把大山之外的惊喜与文明带回来、送出去。遮阳网大棚蹦出一朵朵菌筒栽培香菇,青杠林下收获一块块肥壮圆润的略阳天麻,还有三五啃着嫩草的黄羊、成群啄食虫草的略阳乌鸡与多种养殖业、种植业基地交错,再次唱响了九股树村乡村振兴的新锐号角。

昔日财神庙、关帝庙、土地庙遗址上,回响天宇的琅琅书声,早被一幢幢崭新三层楼替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稚嫩的童声,是新一代九股树村民后裔,小学生早读的书声。远山、阡陌,旋耕机轰隆隆的耕耙声,替代了牛哞与柳笛的悠闲,流淌的九股树河水记得这些朝出暮归身影,赓续一代代山庄蝶变富裕的传奇!

文化广场,自编自导、上演喜闻乐见的乡村剧目,新吉祥三宝(略阳)、瓢儿歌(略阳),你会爱上这地方(略阳)、徐家坪的春天、端公戏,略阳羊皮鼓舞,篝火锅庄舞,璀璨了乡村大舞台。

敬老爱幼、带头致富的乡贤故事,时刻激励着九股树新一代村民。村史馆、图书室,钩沉九股树的前世今生,让走出去的后生们,不忘生育、养育的这片群峦大山与八渡河畔往昔的辛酸。

不毁一草一木,保持母亲河周边环境。依山造势、随路造型,保留九股树独特的乡村元素与文化符号,让一砖一瓦都记得,这个曾经流浪马背,尔后定居几十户人的小村庄,是如何跻身秦岭深处古兴州(略阳县)先进典型村、产业示范村、孝老敬贤村的故事。村里三位耄耋老人记得,出村路口的八卦图记得,还有那棵几百年历经雷电劫火、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皂角树也记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