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汤昌军的头像

汤昌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2
分享

父不教,子之过

在某一期“宏琪说交通”普法视频里,一位老大娘骑自行车过路口,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主因是老大娘未看信号灯(闯红灯了)。儿子赶来后,欲为其母辩护。主持人宏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儿子,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平时倒是应该多给父母讲讲交通安全方面的常识。

前些年,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曾组织开展了一项“小手牵大手”活动,希望学生跟家长在一起时能劝阻家长闯红灯,倘若家长闯红灯了,将会影响孩子所在的班级“评优”。此举虽一度引发了市民乃至社会各界的争议,但其良苦用心值得点赞。

看来,“父不教,子之过”--中国的古训现如今要颠倒过来了。

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生养子女却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却不严格,是教师的失职。

古训为什么要倒过来,不“教育”父母为什么会成为子女的过错的呢?

时代发展,陵谷变迁,现在很多五六十岁的准老人、六七十岁的新老人,从自己生活的乡村、集镇、县城,来到儿女们工作生活的城市,帮着照看第三代,成为这个城市的“新人”。由于年龄、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不仅与子女小家庭有个适应的过程,而且与新的城市生活也有个磨合的阶段。这期间,稍有不慎,便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在城市生活中游刃有余的子女,就有责任平时多给父母灌输、讲解、示范城市生活的诸多要领,以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无缝对接。

譬如,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的路上,或者外出买菜办事的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靠右走,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慢二看三通过,走路骑车时不要接打电话,等等。还可以讲些案例给他们听,包括下载些“宏琪说交通”之类的普法视频,见多便可识广。

接触手机网络时要格外小心谨慎,避免掉落陷阱。反复告诉他们,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随处可见的陷阱。不要贪便宜,贪小便宜最容易吃大亏。对于那些积分、理财、有奖、赠送的玩意儿,尽可能远离,更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告诉陌生人。一旦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向子女通报,千万不要藏着掖着,以便及时止损。

在公共场所,要讲究公德,注意影响。公共汽车上讲究文明礼貌,和气待人,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跳广场舞时注意安排在适当时段,喇叭音量调至适中,尽量不打扰别人。逛商场时进入踏步电梯注意安全,贵重商品不要随意触摸。倘若与别人发生了什么小矛盾,不要无理搅三分,得理不饶人。

在教育第三代方面,要与孩子的父母、自己的子女多沟通,虚心学习听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千万不要固执己见,抱着老套套不放。尤其不要溺爱宠爱第三代,沾沾自喜于“隔代亲”,那种“捧在高处怕吓,放到低处怕湿”的想法做法,只会扭曲第三代的心灵、贻误他们的成长。

与时代同进步,和儿孙共成长,是步入中老年的为人父母者的自修,也应成为子女“教育”父母的自觉。否则,一旦有什么状况发生,就别怪人冷不丁地怼你一句“父不教,子之过”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