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生平大事年表”记载:“同治七年戊辰(1868),15岁,仍从学于西亭。冒籍如皋张氏,改名张育才。应如皋县、州、院试皆中,取附学生员。”(采自章开沅《张謇传》)
缘此,怎能不去一趟如皋?
取道盐靖高速,在溱潼转上启扬高速,下高速时出口是“海安南”,前行十几公里,便到了如皋。
如皋,是一个有着很多张城市名片的地方,犹如当下的不少斜杠人士。
如皋的历史很悠长,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约2500年文字记载史。这从如皋地名由来便可见一斑。
如皋得名,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的“如皋射雉”成语(如,动词,往;皋,临近水泽的高地)。春秋时期贾大夫因貌丑遭妻子冷遇,通过在临水高地射获野雉,终获妻子展颜。苏轼有“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诗句,特指以才艺赢得佳人认可。
如皋是长寿之乡。2011年10月25日,国际自然医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授牌如皋为第六个“世界长寿乡”。如皋百岁老人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占比高出国际标准近一倍。建有特色旅游景区中国长寿城,“水绘园”景区中亦有长寿博物馆,还有长寿研究会等专业研究机构。
如皋是享誉全国的花木之乡,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兴于当代,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场——如皋花木大世界。如派盆景系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与岭南派、沪派、扬派等各领风骚,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独特造型享誉海内外。中南海、钓鱼台、毛主席纪念堂等重要场所以及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均可见如皋盆景的身影。
如皋的水绘园被称为“天下名园”。其构筑精巧,以楼带园,庭院布局围而不隔,以有限的空间,营造宽阔意象,融徽州建筑手法于扬州建筑艺术中。更因这里曾经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的栖隐之处,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情侣园”。当年,冒辟疆与董小宛在乱世里相守九载,恩爱两不疑,水绘园中抚琴品茗,举案齐眉,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了诗酒茶的味道。四百年后,当他们的名字已化成了史书的一页,而水绘园里浪漫的爱情故事,依旧为人称道。
这些是广为人知的“名片”,还有几张“名片”则鲜为人知。
如皋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1930年),是江苏境内唯一一支被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军,是当时全国十五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如皋与北京、天津、潍坊并称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如皋风筝以活鹞和板鹞为主要特色,折叠风筝和组合音响风筝是全国首创。
如皋的定慧禅寺,被中国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赞为“水环寺、楼包殿、山门北向,在全国独具一格”,是全国唯一寺门朝北的寺庙。
如皋,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主要因其人口规模,元代为上等县;民国时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列为全国最大的县;1950年1月,上升为特等县。
如皋师范,创立于1902年,是中国第一所规范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
此次在如皋,发现此地美食颇多,只恨肚子小。中午时分,水绘园大门外的东门茶楼,居然还可以吃到点心,环境清幽自不必说,扁食、蟹黄包等,让人吃到扶墙走。之前吃过的白蒲茶干,水明楼黄酒等,都印象很深。至于董糖,因是冒辟疆为爱吃甜食的董小宛亲制而流传,更是誉满大江南北。
我们这次重点对如皋的烧饼来了个直观的考察。每个地方都有烧饼,但如皋的烧饼有多种做法、多种口味,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几个人下午两点半分头去排队,一路去到吴双烧饼店,买的是虾籽烧饼;一路去的是老吴(吴三)烧饼店,买的是虾糍、油糍。真没想到,一帮人硬是被吴二、吴三弟兄两个的几个烧饼给打倒了。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上来,张謇当年“冒籍”如皋张家,是在“如皋东乡丰利”。而丰利,现在为如东县西北部的一个乡镇。
这里涉及到一个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
1940年,新四军接管如皋县政府,并分县,确定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署;1941年,如皋西乡升为如西县。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
如皋如东,如出一辙;生活如诗,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