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俊珂的头像

傅俊珂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30
分享

苔衣覆旧物,星图养心魂

  晨光,像一柄薄刃,悄无声息地剖开窗棂。光尘像耶稣光,在微凉的空气里浮游,落定在我青筋微突、沾着几点墨渍的手背上。双手抚过一架老藤椅,指腹摩挲处,虫蛀的藤条毕剥作响;微涩的檀木香,混着旧日阳光的暖意,丝丝缕缕钻进鼻腔。几案上,一方石砚,干涸如龟裂的河床,半块残墨,静卧其中。窗外,一株老栀子树,昨夜暴雨打落的白花,黏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甜腻的香气,被泥土的腥气裹着,沉沉压进肺腑——这方寸天地,是低配的疆域,亦是灵魂的瞭望塔。

  回想当年,曾也有过高配的年月。那辆锃亮如镜的轿车,停在库房,像个娇贵的囚徒。每次启动,引擎低吼,心便跟着一紧——怕剐蹭,忧油耗,愁保养。一件羊绒大衣,挂在衣橱深处,十多年了,看了好几次,从来没有披在肩上;樟脑丸的刺鼻底下,藏着更深的焦虑:妻子熨烫的折痕,宴席的油渍,甚至一粒微尘,都成了无声的索债。

  名片匣,曾塞得鼓胀。酒桌上的推杯换盏,言笑晏晏,声浪震得耳膜发麻。酒过三巡,微信好友一个挨着一个加。那些人脉,浮在精致的餐盘和氤氲的酒气之上,模糊如隔水观鱼。某日急难,指尖划过一长串名字,听筒那头传来的客套疏离,冰锥般刺穿幻象。

  后来,我懂了。拥有即是枷锁。卸下那身无形的重甲,日子陡然轻盈。藤椅的吱呀,成了晨昏的伴奏。粗陶碗盛着清粥,米香温热熨帖肠胃。玉米糁煮红薯,坚持喝了才长寿。一件棉麻旧衫,吸饱了阳光,裹在身上,是云朵般的松软。院角那丛薄荷,指尖掐一片嫩芽,清凉辛烈的汁液瞬间炸开,直冲囟门,比任何提神饮料都来得真切。

  省下的心力,全浇灌给心魂。晨起,一方竹席铺在楼上廊下,微凉沁肤。晨读《陶庵梦忆》,纸页翻动,沙沙如蚕食桑。老花镜片后,目光沉静。午后的光移过窗格,在摊开的《道德经》上投下斑驳光影。淡泊非枯槁,是心湖澄澈,映照万物本真。偶尔提笔蘸墨,在毛边纸上缓缓行走,墨香混着老木头的气息,在斗室书房中缓缓沉降,沉得人心也跟着安定。雨来了,瓦片上珠玉跳荡,仰头,闭目,聆听,天地间只剩这磅礴又细腻的白噪音。

  旧友来访,讶于腊梅蓬勃,铁树茂盛。几架残书,一盆菖蒲青翠欲滴,叶尖凝着水珠,剔透如琥珀。赋闲在家,用粗陶壶沏陈年普洱,茶汤红亮,倾入杯盏,醇厚的陈香,混着若有似无的药香,袅袅升腾。兴致来了,指着墙角一片覆着青苔的旧瓦:瞧,低处涵养,也能生出时间的绿意,静默里自有力量磅礴。友人啜一口茶,暖意从喉入腹,沉默良久。

  暮色四合,星子初绽。搬柳木椅子,独坐院中。一盏清茶慢慢品;俄顷,思索琢磨文络,呼觉茶已凉,妻子慌忙兑开水。茶温适口,却品不出方才的细腻味道。指尖无意识划过藤椅温润的包浆,触感厚重妥帖。远处,市声如潮,隔墙传来孩童嬉闹的脆响。仰首恭听,苍穹如墨蓝丝绒,缀满碎钻。原来,低配的肉身,不过是苔衣覆着的旧陶,朴素温厚,承托着尘世风雨;而高配的灵魂,是内里自转的星图,无声运转,指引着生命,朝向永恒的深阔处航行——这,才是真正有力的人生掌控。

  到了老年,要缩小圈子。用智慧打理自己,低配生活,高配心灵,让生活更纯粹,内心更富有。衣服不一定要穿名牌,舒适就好;房子不一定要豪华,干净就好;车子不一定要高档,能代步就好;圈子不一定高端,有三五个知心朋友,就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