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俊珂的头像

傅俊珂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20
分享

天安门观礼台的那个身影

  张玉滚坐在天安门东侧观礼台,眼角湿润,他粗糙的手紧握着手机,试图将眼前震撼的一幕,传递给千里之外大山里的孩子们。

  天刚破晓,北京城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张玉滚凌晨四点半,便已起身,仔细整理着那身平时很少穿的西装。作为一名山村教师,他习惯了朴素衣着,但今天不同——他是受邀来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代表。

  他乘坐车辆前往天安门广场。街道两旁,早已聚集了热情的群众。人群中,他看到一位老人,胸前挂满了勋章,在家人的搀扶下站着,眼神里满是期待。这让他想起黑虎庙小学的孩子们。此刻,他们应坐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等待着观看阅兵仪式。

  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张玉滚被引导到东侧观礼台就坐。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长安街。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他身边坐着各行各业杰出代表,有南阳公安英模肖振宇、南阳“全国抗疫先进个人”郭宏杰、南阳籍华侨刘眉岑,还有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尽管来自不同领域,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自豪与期待。

  阅兵正式开始前,张玉滚拿出手机,拍摄了一段现场视频。镜头扫过广场上整齐列队的官兵,他们挺拔如松,眼神坚定。他轻声对着手机说:“孩子们,看看我们伟大的祖国,看看我们强大的军队。” 当国歌奏响时,全场齐声高唱。张玉滚感到喉咙哽咽,泪水不自觉地湿润了眼眶。他后来说:“唱国歌时,泪水总是在眼眶里打转。那种为祖国骄傲的心情,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 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震彻大地。张玉滚格外关注这些军人的表情,“看到战士们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我也非常激动,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他拍摄了一段视频,特意放大焦距,捕捉军人坚毅的眼神和挺拔的身姿。他想让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装备方队缓缓驶来,新型坦克、导弹车、雷达车……这些曾经只在电视上见过的武器装备,如今真实呈现在眼前。张玉滚一边拍摄,一边喃喃自语:“太震撼了,太先进了。” 最令人振奋的是空中梯队。歼-16D、歼-35A、歼-20S、歼-20A等战机编队呼啸着掠过天安门上空,划出美丽的航迹。张玉滚仰头拍摄,手机跟随着战机移动。 “特别是看到歼-35A、歼-20S、歼-20A编队和东风-61、东风-5C震撼亮相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了。”他后来回忆道。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里,孩子们聚集在多媒体教室,认真观看阅兵直播。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阅兵式的声响在回荡。 当镜头扫过各式先进武器装备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一个小男孩悄悄对同桌说:“我长大了,也要开坦克。”同桌女孩回应道:“我要当科学家,造更厉害的武器。”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周边山区,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张玉滚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有时候更像是父母,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阅兵仪式最后,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黑虎庙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欢呼声。孩子们被这壮观场面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张玉滚的思绪,飘回了黑虎庙小学。那是他坚守了25年的地方。2001年,21岁的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的这所深山小学。 学校位于海拔1600多米的伏牛山区,交通极其不便。最初几年,他每周要徒步跋涉四十里崎岖山路,用扁担为孩子们挑回教材和学习用品。这条山路,他走了无数遍,风雨无阻。 面对师资匮乏的困境,他把自己锤炼成全科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信手拈来。面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他身兼数职——厨师、裁缝、校医,用剪刀为孩子们裁出合身校服,用药箱守护健康防线。

  如今,学校条件有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学校相比,仍有差距。张玉滚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山里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阅兵式结束后,张玉滚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站在观礼台上,久久不愿离去。眼前的长安街,依然回荡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轰鸣的机械声。

  他掏出手机,再次拍摄了一段视频:“孩子们,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自我满足,更要刻苦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他盘算着,回到学校后,要把这次观礼经历,当作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讲给学生和老师们听。他想告诉孩子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还要培养科学品质,从小热爱科学,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玉滚认为,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有能力守护和平。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也更坚定了“吾辈当自强”的信念。

  返回学校的路上,张玉滚一直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他想到可以通过绘画、作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珍视。

  他还计划邀请学校其他老师,开发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山里的孩子,也能直观感受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张玉滚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情怀。他想让每个孩子明白,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踏实干、用心拼,都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他拿出手机,翻看拍摄的阅兵照片和视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珍贵的资料,将成为他教学中最生动的教材。 张玉滚回到黑虎庙小学时,孩子们早早等候在校门口。他们争着围上来:“张老师,阅兵式好看吗?”“您看到真飞机了吗?” 他笑着打开手机,与孩子们分享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画面中,挺拔的军人、先进的武器装备、翱翔蓝天的战机,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兵,保卫祖国。”一个男孩大声说道。

  张玉滚抚摸着他的头,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次阅兵观礼经历,已在山村孩子心中,种下了爱国报国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发芽、生长,成为支撑他们走向更远世界的力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