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宏逸的头像

宏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2
分享

7335艇战友燕赵聚记

南海的浪还在记忆里翻涌,燕赵的秋阳已暖了心头鬓角。2025年深秋,当7335番号穿过半世纪的风烟再度清晰,46名老水兵携着17位军嫂,跨越山海赴约廊坊。这场以战友之名的相聚,不是简单的重逢,是把半生情谊熔铸成的时光勋章。

十月的天都大酒店前,秋光铺地,先到的脚步一落地,便跨过了岁月的隔栏。六十三颗心循着同一个召唤靠拢,像当年在艇上集结出海那般齐整。穿深灰色西装的刘恩发刚报出“观通部门,69年信号兵”,就被身后一只手拍了肩膀:“还记得不?那年西沙待机,你值夜哨困得点头,我替你多站了一个钟头!”说话的是老炮长金孟晋,指节上还留着当年更换炮栓夹出的痕。军嫂们也围拢过来,王嫂从手机里划出翻拍的老照片:“看我家老胡,当年在艇上晒得黢黑,还跟我吹牛说那是‘海疆色’!”哄笑里,久别者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便藏着避抗台风时同固锚链的信任,掌心相触仍带着搬弹药的沉实,肩头相抵还留着机舱检修的油味。茶烟袅袅间,护渔时为渔民挡浪的决绝、抢险时蹚洪水扛器材的执着、实弹射击时炮管后坐力的震颤、追缉走私时全速破浪的疾风,都从话里冒了出来。忽有军歌响起,“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旋律裹着南海的咸腥,有人哽咽着跟不上调——那声音里藏着五十年的牵挂,比千言万语都重。

从廊坊到北京,家国的分量在脚步下愈发矫健。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高耸入云,与记忆里7335艇的桅杆隔空相望。毛主席纪念堂前,老水兵们自发整理服装,退伍三十年的老班长林启平颤声说:“当年在艇上宣誓保家卫国,今天还得把这份心捧给毛主席看。”军嫂们悄悄帮丈夫抻平衣角,钱嫂轻声对身旁人说:“他们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这身‘未脱的海魂衫’。”国旗护卫队正步走过,挺拔的身姿像极了当年我们持枪立岗、紧盯海平面的模样,海魂衫映着城楼红,一股暖流从心头漫到眼眶。护国寺小吃铺里,豆汁混着焦圈的香飘过来,老兰夹起一块焦圈忽然停住:“想起航行时分压缩饼干,钟艇长总把自己那份掰一半给我,说我年轻耗体力。”话音落,老钟拍了他手背:“你忘了?后来你把家里寄的腊肉偷偷塞给我了!”烟袋斜街的青砖、大栅栏的幌子,把京味的软和揉进记忆,悄悄抚平了当年海上颠簸的苦。走进故宫,红墙黄瓦接住天光,三大殿的飞檐挑着千年岁月,龚朝羡班长忽然感慨:“当年紫禁城守万里江山,我们在7335艇守一方海疆,‘责任’俩字,咱都刻进骨血里了。”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陈列区,是与青春的对视。老舰艇的舷边泛着旧光,和7335艇经风浪浸出的色泽一模一样,航海兵胡三军盯着舰模驾驶台,指尖不自觉比着罗盘方向:“当年浪大得艇身不停巨幅摇晃,我盯着罗盘硬是没让航线偏半分!”轮机兵黄小奇摸着展厅的机械部件,眼眶发潮:“这温度,跟当年机舱里的45度高温比差远了,那会儿汗流进眼里都不敢擦,怕漏看了仪表。”报务兵贾俊亭凑到老式电台前,耳朵微微动:“好像还能听见电波声,当年嘈杂里抓指令,全靠这耳朵‘过滤’。”英雄烈士纪念墙前,人人静立,老水兵们对着刻有名字的地方深深鞠躬,军嫂们悄悄递上纸巾——那些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战友,名字刻在墙上,精神却成了我们一辈子的坐标。待到什刹海暮色浓了,民谣飘在胡同里,炸酱面的香气漫过餐桌,热血化作平淡的暖:战友递来一瓣蒜,军嫂帮着添碗面,懂彼此的沉默,比什么都安心。

共赴津门,钢铁与烟火撞出别样滋味。意大利风情街的洋楼旁留影,古文化街里“泥人张”的摊位,邹嫂指着一个水兵泥人笑:“这神态,跟老陈当年站岗一模一样!”老陈嘴硬:“那是,咱当年也是‘艇上颜值担当’!”杨柳青年画的胖娃娃透着喜庆,老班长吕书元驻足:“当年过年在艇上,我们就用这样的红墨水在纸上画年画,也算添点年味。”登上“基辅号”航母,指尖触到舰体的钢铁凉意,和7335艇的触感分毫不差,老艇长蔡启新张开手掌贴在舰身:“老伙计,好久没闻到军舰特有的很熟悉的老油味啦!”导弹发射架旁,刘文风炮长忽然抬手比划出校准姿势,拇指竖起对着远方:“当年就这么瞄靶船,喊‘预备——放’的时候,炮管震得胳膊麻!”飞行甲板上,曾是射手的梁柏兴迈开步子,摆出指挥舰机起飞的手势,手臂挥出去的弧度里,仿佛又听见当年的口令声。欢送晚宴上,酒杯相碰没有离愁,机电长李春林举着杯说:“下次再聚,咱还得聊聊7335艇的故事!”军嫂们也跟着应和:“我们还来当‘后勤兵’,给你们助力!”这战友情,本就像南海的潮,涨落不息,从不停歇。

“7335情缘港湾”群里,“平安到家”的信息纷纷跃屏。我打开手机相册,一帧帧照片都是时光的珍宝:廊坊红楼前,老水兵们搭着肩膀笑出皱纹,军嫂们对着相机比耶;北京天安门广场,庄重的合影里,海魂蓝与国旗红相映;军事博物馆内,一组组与37炮同框满是骄傲;津门航母上,老刘的校准手势定格在风里。照片背后,是我们曾紧握的舵轮、曾瞭望海天的双眼、曾汗湿的作训服、曾磨出茧子的手掌……更深藏着7335艇的日夜:狂风暴雨里加固缆绳的呐喊,节日会餐时围蹲甲板分享的罐头,巡逻返航时看见军港码头的欢呼。

愿这些光影,装得下往昔荣光,盛得下今朝温情,让战友情永远滚烫,让7335艇的精神,如南海潮声,代代相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