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照例来到公园漫步,拂面的风依旧暑热蒸腾,高大的香樟和玉兰树上,无数蝉儿正“吱吱吱——”卖力合奏着,那高亢嘹亮的乐奏弥漫整个世界。我不禁仰头看向天空,这鬼天气,都立过秋好久了,还见不到一丝清凉!正躁恼间,只见一片阔大的玉兰叶从天而降,晃晃悠悠,飘飘荡荡,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步道边长椅上仰躺着的一位中年男人脸上。再看那男人,竟毫无反应,依然沉浸在轻微而均匀的鼾声中。都说落叶知秋,这树叶已落下,可秋在哪儿呢?眼前趣味的画面成功勾停了我的脚步,记忆的闸门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开启……
孩提时的夏日夜晚是懵懵懂懂的,而我分明记得那洋槐树叶时常会落在我脸上。晴朗的夜晚,月亮还躲在茅屋东山的洋槐树后,父亲或母亲搬开门前大场中心的晚饭桌凳,在开阔处铺好凉席,让我躺在上面看星星。记得那凉席是芦柴做的,虽然粗糙,然而躺在上面凉丝丝的,很舒服。满天的繁星挂在高远的天空,我盯看着它,它也像是盯看着我,一眨一眨的,我就问父亲:“星星也有眼睛吗?”父亲回答:“有啊,天上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位神仙,在看着普天下的人。”他指着天空正中那道灰白色带带说:“那是天河,也叫银河,是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我好奇地问:“王母娘娘是谁呀?”父亲笑着说:“是管神仙的大干部,她不让牛郎和织女在一起生活,就用天河把他们隔开了。”父亲要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去看,“呶,天河北那颗特别明亮的星星是织女星,她下凡嫁给了牛郎。”父亲又指着另一颗星说:“天河南那颗闪动的星是牛郎星,他挑着一副担子,箩筐里装着一儿一女两个小孩,正在追赶织女。”我更加好奇了:“那这个牛郎为什么要在天上追赶织女呢?”父亲伸手拍拍我的脑袋,笑笑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太长了,明天再讲,先睡吧。”可我哪肯善罢甘休,还是粘着他要他讲下去……渐渐地,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天上的画面:天河波浪滚滚、织女站在河对岸焦急地张望、牛郎挑着小孩在奔跑、王母娘娘手持匕首般的玉簪凶巴巴地扎向牛郎和孩子……忽然,我感到那玉簪竟碰到我的鼻子,吓得猛地睁开眼睛,伸手往脸上一挠,原来是一片掉落的洋槐树叶。而身边的父亲,一边挥动手中的蒲扇不停地为我扇风,一边笑着问我:“刚才你睡着了,怎么,做恶梦啦?”我点点头,将手中的洋槐树叶高高举到他眼前。
及至长成少年,夏日夜晚最是五彩斑斓,留下的记忆也是趣味多多。印象中,只要是晴好的日子,总是巴望着太阳早早落山,月亮爬上树梢。而那火辣辣的的夕阳总是将西边天空染得通红,赖在那里懒洋洋地滞留,迟迟不肯离去。农家的晚饭简单朴素,大多是香喷喷的玉米粥或大麦糁子粥,掺着长长短短的山芋干,下饭小菜常是粉烂的焖豆角或爽口的丝瓜炒毛豆,运气好时,还能吃上一两块妈妈炕的白面饼,总是在嘴里嚼了又嚼,那份香甜在唇齿间驻留很久。吃完晚饭,太阳终于藏起那张令人生厌的红脸,我忙不迭地搬起一张小木凳,在父母“早点回来”的叮嘱声中,一头扎进夜幕,赶去参加村里的故事会。一路上,蝉儿在高高的树上吱吱欢叫,栖息的鸟儿在相互喳喳谈话,蛙儿在村后田野呱呱奏唱,蛰伏在草丛间的蟋蟀、蝈蝈、纺织娘也不甘寂寞,发出或高或低的和鸣,远处不时传来一声声狗吠,像是渲染高潮的打击乐,整个村庄好像沉浸在一片动物交响乐中。
老远就看到村中心那棵高大的老槐树下,一两盏带玻璃罩的煤油灯立在八仙木桌上,引来成群的小飞蛾小青虫围着它翩翩起舞。以八仙桌为圆心,已有好多乡亲一圈圈地围坐着,男人们手里拿着芭蕉扇或大蒲扇,女人们手里大多带着纳鞋底之类针线活。我也连忙找个空隙将小板凳挤进去。生产队长六爹端起烟袋锅子深吸一口,吐出一道长长的烟雾,然后像主持人似的开口说话:“大家静一静,别吵啦!今晚继续请二先生讲《隋唐演义》。”二先生是村小老师,只听他清了清嗓子,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开讲:“今天,我接着昨晚讲,隋唐第一高手李元霸双锤大战宇文成都……”二先生不愧是故事大王,他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古代那些英雄豪杰相互鏖战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惊心动魄,让人沉浸在他的故事中,不时有人发出惊呼声。那些激烈的打斗场面,像幻灯电影似的在我眼前一幕幕浮现,心儿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时而紧张,时而松弛……“三仔醒醒,回家睡了!”睁眼一看,是父亲摇着我的肩膀叫我,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头枕在旁边大叔的膀臂上睡着了。我难为情地笑笑,感到头上痒痒,于是伸手从脑门一层汗水或露水中,摸到一片不知何时落下的槐树叶。
考上高中,顿时觉得自己长成大人了,我很快品尝到离开家乡去异地度过夏夜的新奇滋味。作为新生,背着铺盖卷来到几公里外的中学当住堂生,学校为数不多的木板铺全给了女生,男生宿舍一式是砖头土坯砌的大通铺,一面靠墙,阴暗潮湿,蚊虫成串。床上用的“装备”都是按照学校通知事先自备的,将那张新买的细草席铺在分给我的一格泥铺上,在靠墙那头合适位置钉两根铁钉,再在另一头竖起两根小竹杆固定好,一顶四四方方的棉纱蚊帐就撑起来了。望着那顶崭新洁白的单人蚊帐,心想着有了这套“先进的装备”,夜晚再也不怕可恶的蚊子袭击了。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待到晚上熄灯铃响,钻进厚厚的棉纱蚊帐里,立刻感受到一种无法忍受的闷热,连喘气都不太顺畅了,片刻间,浑身已被汗水湿透,整个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苦苦煎熬,不断挣扎翻腾着。正在想室外那舒爽惬意的开阔地,刚认识的邻床张同学开口了:“喂,这么热,怎么睡?赶紧出去睡吧!”“走,出去睡!”说着即翻身而起,将床上席子抽下来,与张同学直奔操场。定睛一看,明月映照下的操场上,已经有不少先来露宿的同学安营扎寨。我们去稍远处寻一块地,铺开席子就美美地躺下来。
夏末秋初的夜晚沐浴在一片清凉之中,清风拂过,刚才还热汗涔涔的身体很快就舒爽起来,连呼吸也舒畅了许多。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光明遮盖掉那些微弱的星光,天幕上只留下些许明亮的星星与朗月争辉。张同学很是健谈,且同我一样,对天文地理兴致盎然,肚里装了不少天文知识。而我在村里故事会上听来的知识正好派上用场,于是就一道谈月亮、谈星星、谈辽阔而深远的星空,从嫦娥奔月聊到吴刚伐桂,从广寒宫聊到白玉兔,从月缺月圆聊到黄道吉日,从天狗吞月聊到彗星凌空,从北斗七星聊到三星高照,从流星雨聊到陨石坠落……夜深了,操场上乘凉的同学陆续有人卷铺盖回宿舍,而我俩仍然聊得正欢。聊着聊着,我的身体竟轻盈地飞到半空中,腾云驾雾起来,只觉得中空那轮皎月越来越近,像一座玉石堆砌的大山,又像一片碧水荡漾的湖泊……
忽然,一滴硕大的雨点砸在我的脸颊上,凉丝丝的。我努力睁开眼,发现自己仍旧躺在操场上,原来刚才谈得起劲,不知不觉中我和张同学都睡着了,并很快享受了操场一梦!我再定睛看向天空,明明是睛空万里,连一片云彩都没有,哪来的雨滴啊?我连忙伸手摸一把脸颊,竟摸到一片湿漉漉粘乎乎的东西,将手凑近鼻子一闻,臭烘烘的,我的天!是哪只夜游的鸟儿送来一份大礼,拉一团粑粑正好落到我的脸上,如此“幸运”竟从天而降,比那些落叶“金贵”得多!
往事如烟,都已消逝在岁月长河中。如今的夏夜,空调房早已让蒲扇、蚊帐下了岗,连电风扇也少了用武之地,更用不着拎张席子去野外露宿了。然而,“得到”和“失去”从来就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空调吹得多了,享受了清凉舒爽,也易于吹出疾病;空调房里度夏夜,去除了许多烦恼痛苦,也少了几分特有的浪漫和乐趣;同样,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已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也造成了过度开发、肆意排放、生态破坏,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越来越恶劣,连凉爽的金秋也屡屡爽约迟到了。
真想回到童年夜,再去享受一番“天当被地当床”的露宿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