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文忠的头像

李文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9
分享

心中的凤凰

悠悠四十余载岁月如长河缓缓流淌,往昔于三尺讲台执教沈从文先生《边城》的情景,宛如一幅虽已褪色却仍旧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珍贵画卷,时常在我的心间缓缓铺陈开来,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昨。

那书中对凤凰城如诗如画般的描绘,恰似一颗神奇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悄然在我心底种下了向往的幼芽。从那一刻起,前往凤凰城探寻它的神秘与美丽,便成了我魂牵梦绕的憧憬。

终于,在这个阳光温润的日子,我从当阳这片充满着故事的土地出发。古城当阳,承载着三国的烽火硝烟,长坂坡的英勇传奇,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然而此刻,我的心却早已迫不及待地朝着那如梦如幻的凤凰城飞驰而去。

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同幻灯片般不断变换。连绵起伏的山峦,广袤无垠的田野,仿佛都是在为我这场期待已久的旅程奏响序曲。

初抵凤凰城,那悠悠流淌的沱江,宛如一位温婉的佳人,瞬间便紧紧攫住了我的目光。它恰似一条灵动无比的翡翠绸带,悠然自得地蜿蜒于小城那温柔的怀抱之中。江水清冽澄明得宛如一面未经雕琢的天然明镜,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子粒粒分明,颗颗都似大自然精心打磨的宝石;随波摇曳的水草,犹如身着绿衣的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舞姿轻盈曼妙,宛若梦境。恍惚之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看见翠翠俏皮地踮着脚,在船头翘首张望,眼神中满是期待;爷爷那艘熟悉的渡船,正缓缓地从晨雾中驶来,竹篙轻轻划破水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江边的白鹭,它们扑腾着翅膀,飞向天空,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江面上,古朴的小船如轻盈的叶片般漂浮着,船头的船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恰似从悠远的水墨画中缓缓走来,一举一动都透着岁月沉淀的悠然与从容。这灵动的沱江,无疑是凤凰城那顾盼生姿的眼眸,每一次闪烁,都尽显小城的灵秀与婉约,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无尽的温柔故事。

沿着江岸悠然前行,那斑驳陆离的古城墙,庄重而肃穆地映入眼帘。它犹如一位饱经沧桑、阅尽世间繁华与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时光的长河之中,任凭岁月的风吹雨打,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见证着凤凰城的风云变幻与历史更迭。当我的指尖轻轻触碰那粗糙而又坚实的墙面,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感受到当年工匠们挥洒的汗水与炽热的心胸。在那烽火连天、战乱纷飞的岁月里,它曾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顽强地抵御着外敌的入侵,守护着城中百姓的安宁与幸福。这古城墙,无疑是凤凰城那坚挺的脊梁,承载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荣耀与梦想,稳稳地撑起了小城那片厚重的历史天空,让后人得以在它的庇护下,感受历史的深沉与力量。

踏入古城的街巷,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瞬间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脚下的青石板路,历经岁月的打磨,已然温润如玉,每一块石板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镌刻着无数行人或匆忙或悠闲的足迹,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变迁。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木质的门窗上,精美的雕花宛如一幅幅盛开在时光中的诗篇,瑞兽形态灵动,仿佛下一秒就会破壁而出;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古老而迷人的芬芳。店内,苗族银饰在阳光温柔的轻抚下,闪烁着迷人而神秘的光辉,每一件银饰都仿佛在讲述着苗族人民独特的文化与故事;手工印染的画布,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那色彩斑斓的图案,是民间艺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传承。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清亮悠扬的歌声,那熟悉的调子竟与傩送当年在月下唱给翠翠的一般无二,宛如天籁之音,引得檐角的铜铃也仿佛受到了感染,跟着轻轻震颤,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为这古城的街巷增添了一抹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

在小巷深处,隐藏着凤凰城最质朴、最纯粹的灵魂。我轻轻走进一户寻常人家,庭院里繁花似锦,各种花木次第开放,芬芳扑鼻,仿佛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门口,手中针线灵巧自如,正专心地绣着一方手帕。凑近一看,帕上虎耳草的纹样竟与翠翠梦里的一模一样,细腻的针法,生动的图案,无不展现出老妇人手艺的高超。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到来,缓缓抬起头,冲我露出了温暖的微笑,那眼角的皱纹里仿佛都盛着沱江的粼粼波光,透着岁月沉淀的慈爱与温柔。“客人可是来寻找故事的?”她的声音如同晒过太阳的棉絮般温暖而柔软,带着小城特有的亲切与质朴,“那年头,翠翠的渡船总在下游转弯处,傩送的山歌能绕着城墙跑三圈呢......”她缓缓讲述着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仿佛带着我穿越回了那个纯真美好的年代,让我沉浸在《边城》那如梦如幻的世界里不能自已。

黄昏时分,我怀着满心的感慨与期待,登上古城的楼阁。极目俯瞰,这梦幻一般的凤凰城在夕阳的余晖下,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轻柔而细腻地洒在沱江上,江水瞬间化作一片绚烂夺目的金海,波光粼粼,宛若仙景。远处的山峦在暮色的悄然笼罩下,渐渐隐去了清晰的轮廓,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黛影,宛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城内的灯火渐次亮起,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与江面上的波光相互映衬,交相辉映出一片温馨而浪漫的景象。恍惚间,我仿佛又看见了翠翠提着灯笼,静静地立在渡口,月光如水,温柔地为她的影子镀上一层银边,而傩送那悠扬的歌声,正从对岸的竹林里悠悠传来,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萦绕在耳边,让人心醉神迷。

翠翠的渡口守望,再一次把我拉回到当年的课堂。 最让人难忘和最有趣的是在每次教完《边城》之后,我都会给同学们留下作业题,让其发散性思维,续写故事的结尾,因为沈先生把故事的结局留给了读者,这个想象的空间太辽阔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交流时,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各种版本,应有尽有。有喜剧型的、有悲剧型的,还有其他类型的,围绕傩送和翠翠两人的各种结局,讨论得异常热烈。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王巍、牛园园、柴巧霞他们那个班,至今我还保留着那次讨论的原稿。最后得出结论是千好万好,还是原作的好,“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内涵最丰富,也最有韵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回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从当阳到凤凰城这一路的追寻,恰似一首悠扬婉转、动人心弦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奏响着心灵深处的感动与共鸣。凤凰城,以其灵动的沱江、厚重的城墙、鲜活的街巷和质朴的人民,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如诗如画的人间画卷。它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我心中一个遥不可及却又无比真实的梦,一个让疲惫心灵得以栖息的宁静港湾。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匆匆的脚步,让我能够静下心来,摒弃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细细品味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深深触摸历史那厚重而又细腻的纹理。凤凰城的印象,将永远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如同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星星,照亮我人生的漫漫旅程,成为我心中永恒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