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礼楷的头像

何礼楷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2
分享

墨痕与潮汐:中考的青春叙事

六月的阳光是熔融的青铜液,自天穹的坩埚边缘缓缓倾泻,将整座城市浇铸成一件温润的铜器。蝉鸣声不是简单的背景音,而是千万支蘸墨的羊毫,在时光的宣纸上书写着盛夏的注脚。中考,就在这样的季节里悄然显影——它既非起点处的踌躇,亦非终点线的冲刺,不过是生命长卷上一处洇开的墨痕,被少年奔跑时扬起的衣角,带出几道灵动的飞白。

考场外,那株古樟树影婆娑,叶片翻动时沙沙作响,像在诵读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树荫下,家长们手中的遮阳伞轻轻摇晃,恰似停泊在时光港湾里的片片白帆。他们的目光时而相触,时而游移,如同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水痕,转瞬即逝又循环往复。那道紧闭的考场大门,不是命运的闸门,更像是河流在转弯处自然形成的弧度——生命的长河从来不会在某处真正断流,只会以不同的姿态继续奔涌。就在这自然的转折处,我们却曾固执地打下木桩,拉起了名为“中考”的警戒线。

那时,我们多么郑重地将它供奉为命运的界碑。直到多年后,当记忆的潮水漫过青春的堤岸,才发觉它不过是河床上的一块鹅卵石,被时光的流水打磨得温润如玉。那些挑灯夜读的夜晚,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与窗外偶尔路过的晚风应和着,共同谱写着年少时光的私语。记得某个困倦的午后,教室里的老风扇吱呀转动,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在摊开的习题册上投下几何形的光斑,那一刻的静谧,比任何分数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生命从来拒绝单一的航道。当最后一科的交卷铃声响起,有人将走向学术的密林深处,有人将踏入职业的广袤原野。新高考的选科不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一幅等待填色的地图;未来的职场也不是唯一的终点站,而是无数可能性的交叉路口。就像千万条溪流终将汇入大海,不同的选择,不过是生命以各自的方式完成对辽阔的抵达。

终场铃声响起时,六月的阳光依然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温度。有学生轻轻合上笔盖,动作轻柔得像合上一本读到尾声的诗集;有学生不自觉地望向窗外,看见树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某个无人知晓的提问。教师们整理试卷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特有的宁静。走出考场时,夏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这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下午,却因被赋予了青春的意义,而在记忆里镀上了特殊的釉彩。

多年以后,那些具体的考题终将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但那年夏天的阳光温度,钢笔在纸上划过的微妙阻力,走出考场时发梢被风吹起的弧度,这些细微的颤动都将成为生命年轮上清晰的刻度。中考不过是长河激起的浪花,而人生的潮汐,永远向着更广阔的海域奔涌。当我们在某个遥远的未来回首,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至关重要的时刻,最终都化作了滋养生命的甘露。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